An efficient and robust algorithm for estimating the parameters of complex seismic and micro-seismic

来源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 this study,we derived the analytic expressions of seismic moment caused by an arbitrarily orientated general dislocation model containing both shear and tensile components.Based on these analytic expressions,we propose an innovative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ource parameters from the "observed" seismic moment tensor,which contains generally both double-couple and non- double-couple components.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we verified this new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seismic source parameters is accurate,robust and very efficient.Therefore this new algorithm could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the studies of complex source process of earthquake or nuclear explosion,as well as the micro-seismic events in energy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其他文献
积雪是生态系统和陆面过程模型中非常重要的输入参数之一,影响着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过程并制约地方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北疆地区积雪站点资料和典型融雪期积雪属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积雪粒径、积雪液态水含量)的观测发现:北疆地区多年最大积雪深度平均值为20.8 cm,绝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有增加趋势,年最大积雪深度表现为增长的站点的平均增长率为0.13 cm/y,1990年以后趋势更为明显,增长站点的年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on mechanisms of runoff gener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Saturated storage and infiltration excess are two main precipitation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Different mec
会议
可靠和精确的水汽测量数据对气象,环境和水文等领域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提供实时水汽产品,包括天顶方向和倾斜路径方向上的延迟.特别是倾斜路径方向上的延迟包含了对流层水汽的空间分布信息,可以通过层析技术进行水汽三维模型重建,进而用于实时天气预报以及气象模型的同化.GPS倾斜路径方向延迟的数据质量非常重要,通常使用独立的观测值例如水汽微波辐射器(WVR)来评估GPS倾斜路径方
随着地表过程观测技术及规模的逐步发展,目前,青藏高原地表能量通量数据已有大量积累。本研究主要是在此基础上,收集辐射、土壤温湿观测数据以及基于涡度相关观测技术得到的感热和潜热通量数据,并对所获得的多年资料进行标准化质量控制及检验,进行统一整理、加工和规范化。自200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TPCAS)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在珠峰北面的绒布河谷(下垫面类型主要为稀疏短草和碎石,数据时长为9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具有其全天候、全天时、穿云透雾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山地冰川动态监测中.本文利用2006年6-9月三期ALOS/PALSAR雷达影像,采用偏移量跟踪技术,提取了珠峰区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分析了区域内冰川运动速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31条山谷冰川平均运动速度为9.3cm/d,总体上以珠峰洛子峰南北向山脊线为界
会议
利用WRF模式模拟发生在成都地区的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得到相应的雷电活动过程中微物理和动力输出场,将其与雷电监测定位网所探测到的地闪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电荷分离的微物理学基础上讨论了WRF输出的不同微物理及动力因子与地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0℃到-20℃之间的电荷分离区域内,冰晶粒子与霰粒子质量混合比最大值与地闪频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雷电活动中后期,霰、冰晶及雪晶粒子最大值位置与地闪
五大连池(与附近二克山和科洛火山群合称为WEK)新生代钾质玄武岩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但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前人将其分别解释为:来源于软流圈中与OIB类似的EM1型源区,拆沉的地壳物质与现代岩石圈地幔反应,俯冲洋壳中包含沉积物组分,或者岩石圈地幔起源的熔体被现代下地壳混染。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ndividual insoluble particles and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particles deposition on Tibetan Plateau (TP),4 snowpit samples,3 from Himalayas an
会议
蒸散发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分与能量传输的关键要素,其准确获取一直是地理学、土壤学和水文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通过遥感模型反演和过程模型(如水文模型)模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发研究中2种常用方法,二者各有优劣。
基于1980-2000年江淮地区逐日降水资料,揭示出江淮梅雨在1991年前后出现年代际转折,空间场呈现出南北异常型。在1991年前(后),梅雨异常与前冬的ENSO Modoki (EM)(Conventional ENSO,CE)存在明显负(正)相关。并且,这两类ENSO与梅雨南北反相异常型存在不对称性。对应的环流特征表明,在1980-1991年,对应负EM指数(1992-2000年,对应正CE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