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纳米棒修饰碳纤维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2016年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Carbon fibers,CFs)具有高机械强度、耐腐蚀性、易于编织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载体材料,在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在碳纤维表面均匀沉积一层氧化锌晶种,再通过水热合成方法生长氧化锌纳米棒(ZnO nanorods,ZnO NRs)阵列,制备了一种多层次结构ZnO NRs/CFs复合材料.采用SEM、XRD等对ZnO NRs/CFs材料的形貌、组成进行了表征,发现负载的氧化锌纳米棒直径约为20~30nm,长度约为150~300nm.考察了ZnO NRs/CFs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的抗菌效果.表明该材料在30min内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佳抗菌率分别达到98.6%和99.8%.该材料如编织成碳纤维滤网可以在去除粉尘的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在空气净化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重点介绍了塑料中常用抗菌剂的类型、特点及使用,并对塑料抗菌剂发展做了分析.抗菌剂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活性的物质。抗菌剂按化学组分的不同可分为无机、有机和复合三大体系。有机抗菌剂可分为天然有机抗菌剂和合成有机抗菌剂,合成有机抗菌剂又可分为低分子有机抗菌剂和高分子有机抗菌剂。复合体系包括有机-有机复合类、无机-无机复合以及无机-有机复合类等。
采用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载银磷酸锆进行改性,选用黏度法、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表面改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载银磷酸锆的团聚现象明显改善,二者在载银磷酸锆表面均形成了化学接枝,通过与载银磷酸锆表面羟基反应化学偶联在抗菌剂表面;两种偶联剂对载银磷酸锆均取得明显改性效果,相比之下,钛酸酯偶联剂处理后粉体黏度更低,分散效果更强,改性效果更好.使用质量分数2.5%的钛酸酯偶联剂时,能达到最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个简便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来改性聚氨酯(PU),以提高聚氨酯膜表面的亲水性,抗菌活性和细胞相容性,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伤口敷料.为达到这个目的,通过多巴胺(DOPA)在聚氨酯表面的氧化自聚合反应固定壳寡糖(COS).聚氨酯膜和改性聚氨酯膜的表面组分,亲水性和表面能被表征.PDOPA和COS改性后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得到明显增加.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
抗菌不锈钢兼具结构材料和抗菌功能材料的双重特点,极大地拓宽了抗菌材料的应用领域,尤其是低成本的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开发和应用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抗菌不锈钢既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可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退火工艺对试验钢析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抗菌退火时间的延长,析出相形状由球状向杆状转变,析出相尺寸和平均间距均增大.试验钢宜采用固溶+抗菌退火的制备工艺.在800℃时,随退火时间的延
文章首先合成双亲性共聚物DMA-co-ISA,再以丙磺酸内酯为磺化剂制备得到含SBMA与ISA功能单元的共聚物SBMA-co-DMA-co-ISA,并在乙醇中自组装成胶体粒子(CPE).结合恒电位电沉积技术,在医用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纳米涂层(Ti-CPE).用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等手段对胶体粒子及涂层进
以氨水(NH3·H2O)为沉淀剂和络合剂,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铜源,抗坏血酸(从)为还原剂,从铜氨溶液中直接制备空心球结构的纳米氧化亚铜(Cu2O).运用粒度分析仪、GEM、TEM、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评价.结果表明:样品为空心球,且粒径在120nm左右.和其它形貌的纳米Cu2O晶体相比,具有空心球结构的Cu2O由小的纳米颗粒组成.并且抑菌结果显示:立方体结构的Cu2O对两种菌
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功能的新型材料,目前行业内主要以传统的细菌平板培养计数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ATP荧光检测法对2种材料的抗菌效果进行测试,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细菌平板培养计数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557,且两种方法的结果均报告抗菌材料A、C具有强抗菌作用.与传统方法相比,ATP生物荧光法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对操作技能及环境无特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高效抗菌剂,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如何控制纳米氧化锌在安全剂量内的释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利用简单的喷雾干燥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微球.由于纳米氧化锌与壳聚糖的复合,复合微球展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能.在1mg/mL的浓度下,复合微球对大肠杆菌24h的抑菌率最高达94.0%.
本文合成一种基于海因结构的卤胺类前驱体单体,3-(3-甲基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海因(APDMH),并将其接枝共聚于硅氧烷改性后的介孔材料表面,制备卤胺类抗菌介孔材料.对改性和接枝后的介孔材料进行SEM,TEM,FTIR以及BET表征,结果表明,硅氧烷成功对介孔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且卤胺前驱体单体成功接枝到介孔材料表面.抗菌结果显示,改性后介孔材料lmin内可杀死97%大肠杆菌以及95%金黄色
本文简要地归纳了有关纳米氧化镁及其复合抗菌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纳米MgO及纳米MgO/卤素(X2)加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近年来研究团队在纳米MgO及其复合抗菌剂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在此基础上,简要地提出纳米氧化镁基抗菌剂研究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可能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