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概况

来源 :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公藤系卫茅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00kf.)的根及根茎,是一味毒性中药,具有驱风除湿、活血通经、清肺止痛、杀虫解毒之功效,其制剂多由雷公藤的根茎中分离出生物碱、二萜、三萜和苷类等多种化合物精制而成,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皮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甲亢、甲状腺炎,支气管哮喘以及结节性红斑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但由于其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如常见服药后迅速发生少尿、浮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致药物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肾毒性;女性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男性精子活力下降或少精、无精、不育等生殖系统毒性;贫血、发热、出血等造血系统损害;心律失常、中毒性休克等心血管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毒性;头晕、乏力、失眠、嗜睡、听力减退、复视、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毒性;皮肤糜烂、溃疡等皮肤黏膜毒性;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使用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多甙颗粒剂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中CRl免疫调节因子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红细胞一酵母免疫黏附法测定235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RBC-c,bRR及血清中CRl免疫调节因子。结果:红细胞RBC-c3b受体花环率与对照组比较,组1有显著差异(p<0.01),组1与组2 RBC-c3b受体花环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
雷公藤多苷为雷公藤去皮根提取物,具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治疗,本文选择雷公藤对醌B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通过和雷公藤对醌B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中的准分子离子峰比较,确定了雷公藤多苷中含有雷公藤对醌B成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来源于江苏、浙江、湖南三个厂家的雷公藤多苷进行了雷公藤对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药材经95%乙醇回流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三氯甲烷:甲醇(9:1)洗脱,洗脱液蒸干后用流动相乙腈水定容。色谱柱:Hypersil BDS色谱柱(250×4.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雷公藤甲素),乙腈:水(16:84)(雷公藤乙素)。检测波长:220nm。结果: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乙素线形范围均在5~
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关于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载药系统及雷公藤内酯醇体外代谢的研究工作,包括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药理、毒理及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等。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载药系统可维持较好的药效,降低其毒性;雷公藤内酯醇体外代谢符合 Michaelis-Menten方程。
目的:近年来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备受关注,多发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作为最主要脑神经恶性肿瘤,预后差而且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甲素对GB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GBM系U87MG和U251MG细胞以及正常HFAS(人胚胎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三组,使用MTT法和集落形成率来考察雷公藤甲素对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是一种生理活性显著的化学物质,但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的代谢产物与其活性及毒性密切相关,同时许多药物既是药物代谢酶的底物,又是代谢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弄清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物代谢过程及其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将对阐明雷公藤内酯醇的毒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大鼠肝微粒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市售雷公藤制剂样品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外标法。Hanbon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酸水(1%冰醋酸)=83:17,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425nm,柱温25℃。结果:雷公藤红素的线性范围33.2~332u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7%(n=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用于测定雷公藤生物碱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考察雷公藤药材与制剂中雷公藤碱戊、雷公藤新碱、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的含量及其质量状况。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进行样品前处理,HPLC 外标法,对雷公藤属Tripterigium的雷公藤T.wilfordii、昆明山海棠T.1aypoglaucum、东北雷公藤T.regelIii以及中间类型雷公藤T.wilford
昆明山海棠为贵州地道药材,现在野生资源己遭到破坏并逐渐枯竭。为了保护昆明山海棠资源和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自2004年起则进行了昆明山海棠野生变家种、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现己取得可喜进展。
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雷公藤中药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红斑狼疮等难治性疾病的增效作用,及中药配伍对抗雷公藤治疗时的毒副反应。并阐述了雷公藤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毒副反应原因,以及如何选用中药配伍减毒增效作用给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