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初探

来源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国际资源供应局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资源供应的特点,提出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量化各种资源安全指标并综合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综合铁矿石、精炼铜的经济、社会等数十年的数据,对这两种矿产资源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确定了这两种矿产资源的历史年度安全值,并初步判断这两种矿产的安全趋势.
其他文献
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古特提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内油气与金属矿产同盆共存.金顶矿田内油气和金属矿石同在推覆构造和金顶穹隆中聚集.相对于兰坪盆地区域地层,金顶矿田岩石和矿石中富含有机物质,包括固体有机质和油气显示,前者如泥岩/泥灰岩中的干酪根、灰岩/砂岩/含砾砂岩中的沥青(含量达1%~25%)、矿区岩/矿石中裂隙充填脉内的沥青质等,后者如轻油、重油、天然气.
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隆起带中,系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区(红山和梅岭).红山铜金矿床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相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形成于中生代,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与斑岩铜矿之间过渡的"紫金山式"铜金矿床,上金下铜垂直分带明显.该铜-金矿床氧化带发育完整,在地表100 m×150 m、深度为50~60 m的空间范围内为铁铜硫化物的氧化富集带,并有胆
本文介绍了世界铁矿石资源分布状况,世界铁矿石供需历史、现状及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分析了我国铁矿石供需形势和我国铁矿石供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随着铁矿价格的持续上涨,我国铁矿开采品位不断下降,有的甚至低于原来圈定矿体的边界品位.因此对已知铁矿床中存在的低于边界品位的铁矿资源量进行估算摸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模型估算方法对全国已知沉积变质铁矿TFe含量10%~20%的铁矿石量进行了估算,求得矿石量30多亿吨.
文章对江南造山带中段湖南东部地区主要金矿床开展了成矿年龄测定和硫同位素分析.获得该区黄金洞和大洞金矿床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2±13)Ma和(70±1.3)Ma;同时获得黄金洞矿床矿脉硫化物δ34S均值为-6.3‰(主要集中在-4.8‰~-8.6‰之间)、大洞δ34S均值为-9.2‰(主要在-8‰~-10‰之间)、雁林寺δ34S均值为-1.2‰(主要在-2.6‰~6.1
政和夏山铅锌矿床属于层控型和热液脉型综合控矿.以Ⅳ号矿带为例,地表矿体受同斜背斜转折端部位的张性裂隙控制,规模较小,推测地下更深处的背斜虚脱部位应有更大的找矿潜力.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盘古山-铁山垅地区钨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指出该地区主要有岩体型、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层状浸染型和砂矿型等五种类型的钨矿床.成矿受到地层、岩浆作用和构造的综合控制,岩浆期的构造-岩浆作用是其主要控制因素.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矿床在垂直分带上往往具有"一体多型"的特点.
中亚造山带斑岩铜矿的主要成矿作用与古亚洲洋的发展演化、消亡及新陆壳固结期的构造-岩浆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并可划分出4个斑岩铜矿带,14个矿化密集区.指出晚古生代中-晚期是中亚斑岩铜矿的主成矿期.
秦岭沉积-再造型铅锌矿主要分布于西成南矿带和凤太矿田,铅锌矿石以浸染状、块状为主,缺乏条纹条带状结构,多表现为热液充填、交代的产物.以西成南矿带,尤其是洛坝铅锌矿床为研究重点,发现洛坝矿床的喷口系统及其与浅海相生物活动的密切关系,确定泥盆纪的喷流成矿作用发生于浅海相环境.基于这些分析,建立该类矿床的浅水喷流-改造成矿模型.喷流过程中,在喷口处形成块状铅锌矿石,并在附近因卤水交代灰岩形成硅化浸染状矿
焦塘铅锌(银铜)矿发育4种矿类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层控型、层间裂隙带型,前两种为本区主要的矿化类型;破碎蚀变岩型产于枫龙背次火山斑岩-流纹斑岩顶部裂隙中,并在流纹斑岩中产出有斑岩型矿化,层控型矿化产出于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接触带附近的火山碎屑岩中.笔者对区内主要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次火山热液型及斑岩型矿床,归属次火山热液矿床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