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来源 :2011北京市神经外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8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以提高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0年8~11月份出院的223例烟雾病患者,在其住院期间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强化护士思想与专科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行责任组长负责的责任护士包干患者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通过发放调查表统计烟雾病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对护士术前教育、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教育的满意情况。将统计结果与2009年8~11月份出院的171例烟雾病患者调查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烟雾病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情况有所提高,围手术期配合良好,并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护士包干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让患者对病情得到充分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乳康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肾虚肝郁、冲任失调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乳增宁胶囊)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共纳入47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55例,对照组119例),试验组口服乳康舒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对照组口服乳增宁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用药时间均为2个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服药21天(经期停服)。痊愈病例停药后随访1个月经周
目的:探讨健脾行气补肾法治疗脾虚肝郁肾虚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健脾行气补肾法与三苯氧胺对比观察。结果:在临床疗效上,健脾行气补肾组总有效率为80%,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为87%(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在疗效上接近;在中医症状好转率上,两组除乳房胀痛治疗后无差异外(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中医症状,健脾行气补肾组均明显比三苯氧胺组治疗
目的:通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增生病治疗前后的特点,评价以化痰散瘀为核心,综合脏腑调理的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优化方案临床疗效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寻求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指标,丰富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辨证及疗效评价体系。方法:将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90例,辨证分型为兼肝郁气滞、兼脾虚湿盛、兼冲任失调三型,采用随机双盲法,设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开郁散结颗粒,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囊肿进行穿刺抽液的治疗价值。方法:根据乳腺超声检查入组105例共196个囊肿,分为单发组(49例49个)及多发组(56例147个)两组,均在超声图像监控下。利用套管长针进行囊肿穿刺抽液,并记录术后随访情况,穿刺抽液治疗后通过比较术后治愈率来评价其在乳腺囊肿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穿刺抽液105例196个乳腺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5cm,全部病人均得到随访,平均位随访时间12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也有一个共同认识的过程:炎症~化脓。它的治疗关键是在炎症期,一旦化脓必须切开脓肿引流,这需要经过一个令患者非常痛苦,且病程很长的过程。说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关键在早期诊断及治疗,如何提高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治愈早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当务之重。
目的:探讨经后旁正中入路行腰椎椎旁神经鞘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2010年7月-2011年3月,经后路旁正中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切除腰椎椎旁肿瘤3例,均为中年女性患者,肿瘤L4-5者2例、L2-3者1例,临床上以根性疼痛为重要表现。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腰椎椎间孔-椎旁,椎旁部分位于腰大肌后方,横突腹侧,肿瘤含有低、等混杂信号,明显强化。显微镜下行肿瘤包膜内剥离、切除,最后切除肿瘤壁。结果
文章报道了两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结果,探讨其手术适应症和手术策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对于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行后路椎板切除术式基本淘汰。现今提倡经侧前方胸膜外或胸膜内入路行突出间盘切除硬膜囊减压和内固定术,或者经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或椎弓根切除入路行突出间盘切除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总结23例立体定向一侧丘脑腹外侧核(VL)/板中间核(LM)联合ZI区毁损和双侧扣带回前部(AC)毁损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GTS)伴强迫行为的经验。方法:患者术前均进行脑电图、脑影像学、脑PET等检查,抽动严重程度以耶鲁大体抽动量表(YGTSS)评价。强迫行为严重程度以(YBOCS)评价。患者平静下抽动情况术前录像记录。手术采用磁共振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方式,一侧ZI+VL/LM毁损控制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可作为基因靶向胶质瘤治疗的理想载体。本文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定向迁移的机制。BM-MSCs对胶质瘤具有较强的趋化性迁移的能力,这与胶质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和BM-MSCs表面相应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增强BM-MSCs表面相关受体的表达有助于增强其趋瘤效应,进而增强抗胶质瘤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特别是以BM-MSCs为载体的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做一综述。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和抗胶质瘤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还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诱导胶质瘤分化;携带特定自杀基因、免疫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和溶瘤病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挥更强大的抗肿瘤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