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不同传粉昆虫对生境丧失的响应多样性

来源 :中国昆虫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滇东南喀斯特地貌下南瓜(Cucurbita spp.)及其传粉昆虫为对象,揭示不同传粉昆虫类群对生境丧失的响应多样性(response diversity).[方法]研究两种生境丧失条件下传粉昆虫的响应规律:1)景观中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数量变化梯度,2)离自然、半自然生境不同距离的样点.按样方法研究南瓜传粉昆虫访花密度(visit density),分析南瓜不同传粉昆虫对景观变化的空间响应尺度,以及在最大响应尺度下不同传粉蜂访花密度动态规律.[结果]南瓜主要访花昆虫有蜜蜂(Apis spp.)、熊蜂(Bombus spp.)、胡蜂(Vespinae)和蚁类.胡蜂为捕食者,于花间捕食昆虫,较少接触花器官,不能为南瓜传粉.蚁类采集花蜜,但因南瓜雌花、雄花空间分隔,蚁类难于有效传粉.研究主要分析有效传粉者蜜蜂和熊蜂访花密度对生境丧失的响应规律.从(半)自然生境百分率变化梯度的角度来看,蜜蜂和熊蜂对(半)自然生境空间响应尺度存在差异.蜜蜂访花密度对(半)自然生境百分率最大空间响应尺度在2,500 m,且其访花密度不随(半)自然生境的变化而变化;熊蜂访花密度对(半)自然生境百分率最大空间响应尺度在500 m,且其访花密度随(半)自然生境百分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从离(半)自然生境不同距离的样点来看,蜜蜂访花密度不随离(半)自然生境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但熊蜂访花密度随离(半)自然生境的距离的增大而显著减少.[结论]蜜蜂和熊蜂对生境丧失的响应空间尺度和响应规律存在差异.[讨论]蜜蜂和熊蜂对生境丧失的响应多样性可能是保障滇东南喀斯特地貌南瓜受粉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为宿主提供营养需求,调节消化、排泄、繁殖和抵御外侵病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阿里山潜蝇茧蜂雌虫肠道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及优势菌群对寄生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结合16S rDNA的V6-V8可变区测序技术从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虫肠道中初步分离鉴定了8种不同细菌,这些细菌分属于肠杆菌属(
本课题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60Co辐照不同卵龄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卵对橘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了能满足卵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大量人工饲养要求的适宜的辐照剂量和辐照卵龄.结果 表明,当辐照剂量大于20Gy时,无论橘小实蝇辐照卵龄为多少,橘小实蝇蛹重显著降低,基本不羽化;橘小实蝇羽化率、飞出率
[目的]通过研究东亚小花蝽成虫在农药胁迫下大豆蚜捕食功能的变化规律,为更好的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态农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管药膜法,利用配制的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效氯氰菊酯溶液对东亚小花蝽成虫进行毒力测定,其所获数据经分析得到3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东亚小花蝽成虫的LC25、LC50、LC75分别为10 mg/L、40 mg/L、140 mg/L,利用这三种浓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进行胁迫试验,其结
[目的]从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352份土壤中分离出46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野生菌株中筛选出对玉米螟具有毒力高的菌株.[方法]采用醋酸钠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样中的Bt菌株,PCR-RFLP鉴定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SDS-PAGE方法进行杀虫晶体蛋白检测.[结果]从黑龙江省采集的土样中共分离筛选出3株对玉米螟的毒力效果与实验室野生菌株HD-73(L
黑水虻处理鸡粪和猪粪的效果得到证实,组研究出了完善的黑水虻规模化繁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程,并在广州市花都建立了一个日处理2吨的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示范基地,同时也对鸡粪和猪粪的进行了研究,且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粪便可用作有机肥料。此外,黑水虻幼虫蛋白质含量超过40%,是优质的动物性蛋白,可替代鱼粉作为饲料。随着政府对于农村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回到农村发展养殖业,其中鸡和猪的养殖越来越多,
[目的]为了明确Bt毒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seta两种鳞翅目昆虫幼虫中肠内丝氨酸族蛋消化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Bt毒素(Cry1Ac)饲喂试虫,取其中肠蛋白酶液,测定蛋白酶活性,探讨Bt毒素与蛋白酶活性的关系.[结果]Bt毒素对小菜蛾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0.343 μg/mL;对梨小食心虫的LC50为0.8
蝶类在求偶中会利用多种感官通道,如视觉、嗅觉和触觉等信息来识别同类及异性配偶.本研究以雌雄异型、极具观赏价值的白带锯蛱蝶Cethosia cyane cyane Drury为研究对象,首先观察其求偶追逐行为,然后探究了视觉和嗅觉信息在性二型的蝶类求偶中扮演的作用.结果 证明白带锯蛱蝶求偶是雄蝶主动追逐雌蝶,同时出现雄追雄和雌追雌的同性追求行为.塑封模型实验表明,同类翅膀色彩在雌雄蝶的求偶识别过程中
[目的]明确幻紫斑蝶Euploea core对4种不同寄主的产卵选择和适合度,可以为雌蝴蝶的人工培育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测定了经交配过的幻紫斑蝶在爬森藤parsonia laevigata、聚果榕Ficus raecmosa、古钩藤Cryptolepis buchanani和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上的产卵量,同时利用四种寄主植物叶片进行饲养幻紫斑蝶幼虫,并测定
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Os)侵染宿主蝠蛾是非常独特的真菌-昆虫互作的研究模型。观察发现,Os侵入蝠蛾幼虫血腔后,虫和菌共存长达5~12个月,最终幼虫死亡形成僵虫。此感染过程明显不同于其它常见病原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蛹虫草菌)数天致死昆虫的过程。为探究蝠蛾-Os长期互作的分子机制,选取生理盐水(Ringers,RS)、病原细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
[目的]自然情况下,光照强度与温度均显著影响昆虫飞行,蝴蝶自主飞行需在体温高于环境下产生,飞行直接参与了蝴蝶求偶婚飞和交配繁殖,目前未有研究阐明影响蝴蝶自主飞行的关键因子。因此阐明影响蝴蝶自主飞行的关键因子及其对蝴蝶繁殖的影响,可以为蝴蝶人工饲养时的合理环境条件设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在野外设置6种不同的自然太阳光照处理,观察6种自然太阳光照连续4d处理下3日龄金斑蝶Danau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