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1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双侧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结合文献和各种检查方法进行讨论.结果:X线及CT表现为卵圆状或梭形破坏区,局部骨质缺损,呈软组织密度影,边缘硬化.其边缘毛糙或模糊,侵犯部分的软组织内钙化相对为该病特征性,部分病例见纤维分隔.MRI检查表现为:T1WI、T2WI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可以强化.
其他文献
目的 前瞻性比较不同注射速率370浓度造影剂与320浓度造影剂CTPA图像质量,为临床不同情况的病人提供合适的造影剂方案,并找出保证CTPA图像质量的最低注射速率。
眼眶原发淋巴瘤发病率在近二十年明显增高,几乎占了眼眶原发恶性肿瘤的一半,但其与炎性假瘤表现非常相似,常常相互混淆,给眼眶良恶性病变鉴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虽然泪腺来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腺癌等有特征的影像学提示征象,但一般发现和诊断时都较晚,如何能早点诊断这些恶性肿瘤?“眼眶肿瘤多模态MR分析思路”将用大量的病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眼眶肿瘤多模态MR分析思路:病变的部位、信号强度与均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影像(MRI/CT)资料齐全的21例PNET,分析其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探讨PNET的影像学(MRI/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通过对注射不同流速370mgI/ml碘对比剂的CTPA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探讨不同流速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临床疑似肺栓塞行CTPA检查的患者根据注射不同流速碘对比剂分为六组,由2位有经验的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对患者的CTPA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及主观评价,并记录下评价结果,比较各组之间图像质量差异。
目的:本文研究智能追踪法在不同触发扫描阈值、注射速率、监测层面条件下的肠系膜动脉造影效果,通过交叉对比来获取最佳成像条件以提高肠系膜动脉CTA图像质量。
目的:磁共振(MRI)在临床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定性、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功能磁共振技术,如DWI和DCE等的临床应用,更是拓宽了磁共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Aim:toevaluatecoronaryarteryvisibilityandradiationdoseininfantswithCHDoncardiac128-sliceCT.
Objective: Toassesstheextentandlobedistributionofairtrappinginyoungfemalesubjectswithnormalpulmonaryfunction usingFACT-DigitalLung(FDLTM)technology.
目的:腹膜后淋巴瘤是较少见的腹膜后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探讨CT在腹膜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腹膜后淋巴瘤患者20例,使用西门子双源CT机,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先平扫再增强扫描,后将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以1.0mm层厚进行三维重建.
目的 分析乳腺癌MRI表现及X线、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及X线检查.结果 1.42例患者中,18例X线表现为单发的高密度肿块影,其中15个肿块边缘呈分叶状及毛刺征,3个边缘光整,部分边界清晰;6个肿块内可见成蔟状细小钙化影;2个仅见斑片状成蔟状钙化,未见明确肿块影;2例病灶小于1cm,边缘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