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与内部会计控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人们对新经济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变化正在我们身边发生。新经济的两个显著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及以创新为灵魂。这就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确保创新精神的发挥,同时又能够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避免不好的意外情况出现。创新与控制并非是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控制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在中国大陆的现状是:一方面,政府对其极为重视,财政部已经并将陆续发布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在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差距。从近几年发生的涉及会计违法违纪案件和各有关部门对企业审计检查的结果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给企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和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分析原因后,结合新经济的特点,本文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让企业的全体人员都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二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切实实施;三是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适时的检查更新,这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重点、方式等方面。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企业所有权是一个状态依存变量的观点,延伸出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也应该具有状态依存性,这种状态依存性导致了每一种状态下企业应该选择对应的财务目标为企业财权的拥有者服务,即分别应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损失最小化以及员工损失最小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本文最后还从现代期权理论的角度佐证了这一动态目标集的合理性。
自1997年至今,中国大陆共有16家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MBO),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管理层占用上市公司资产、股权质押贷款、信托融资等,融资渠道失范,有碍MBO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从修改相关法规、为MBO专门立法,优化管理层收购融资体制,规范MBO融资信息披露、加强监管等层面来根治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而尚未妥善解决的MBO融资失范问题。
在评价事物的好坏时,人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相对评价的方法,将评价对象与其他同类或竞争性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评价学生成绩使用排名制,评价企业绩效采用排行榜等。在经济领域中,相对绩效评价(RPE)有其特定含义、理论模型和使用条件。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对相对绩效评价进行探讨。相对绩效评价是代理模型下的一个较强结论,指对代理人的绩效评价基于其相对于可比对象的相对绩效进行。Holmstrom(
本研究以中国台湾地区农民银行为个案研究对象,用田野研究法及问卷法,采用Mahoney(1963,1965)及Otley(1978)等多位学者有关“管理控制制度”、“工作压力”及“管理绩效”之量表来源进行问卷设计,对中国农民银行之经、副理级以上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希冀探究公营银行民营化解除法令不必要束缚后,其在管理控制制度上,包括计划程序、控制程序、绩效衡量评估及工作压力上。与民营化前有无显著改善,
中国大陆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考核重点为资金、成本、利润的“一五”时期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由资产负债率等8项指标构成的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规定的销售利润率等10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其发展显示:一方面,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发生变化的重要原
本文选取了2001年沪深两市一般行业共585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对亏损公司与盈利公司在新四项减值准备上的会计政策选择差异,以及新四项减值准备、审计任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倾向于计提较高的新四项减值准备比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能够揭示出公司这种盈余管理动机;过长的审计任期有损审计独立性。
境内外探讨员工分红入股对生产力及经营绩效之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境外大多实证结果显示员工分红入股制度有助于提升生产力,但台湾地区研究结果却显示员工分红入股制度无法提升生产力,然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更少,且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过去研究大多以“投入-产出”模式探讨绩效,对过程视为黑箱,且未虑及政策施行对绩效存有延迟效应,本研究系以“投入-过程-产出”模式分析研究经费与员工分红入股对公司中期绩效之影响,而绩效
自198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经过近16年的发展,中国大陆注册会计师行业已形成政府行政监管、行业自我管理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三个层次的行业监管体系。但从近年来中国大陆证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注册会计师执业失败案件可以看出,行业监管体系自身及其运行仍存在较多问题。只有理顺政府部门监管头绪,摆正行业自我管理位置,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监管潜力,才能实现对CPA行业的有效监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及完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及反映会计信息的有效辅助手段,其重要地位也日渐凸显。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凝聚着世界上古往今来的管理工作经验。审计师必须获得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以编制适当的审
“安然-安达信”事件后,单一的CPA行业自律模式受到批判,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新设独立的机构加强了对CPA行业的行政监管。借鉴美国《SOX法案》的做法,财政部终止了CICPA对中国大陆CPA行业的委托行政管理职能,直接由财政部会计司、条法司和监督局行使。本文通过对英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的演化的全面考察及对美国《SOX法案》主要内容的分析研究,提出行政监督和行业自律有机协调的重要性,以期为我们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