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国苜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对苜蓿根瘤菌接种剂及接种技术的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多年来我国苜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国苜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对苜蓿根瘤菌接种剂及接种技术的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多年来我国苜蓿根瘤菌大面积应用的情况,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一些分析.1981~1995年,宁国赞主持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采集及应用研究项目.连续15年组织全国各有关省、区的草业科技人员及企业进行豆科牧草根瘤菌菌种筛选、菌剂生产、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研究及根瘤菌接种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大量试验数据表明: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幼苗结瘤率、单株根瘤数量及苜蓿产量显著提高;影响苜蓿共生固氮的因素包括:温度、光照、土壤pH值、微量元素、化合态氮、磷钾营养及割草.本文还简要介绍了苜蓿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ISSR和SRAP标记技术对34个中国黑木耳主要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得到的13个ISSR引物共产生129条DNA带,96.9%呈现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9条带.11个SRAP引
本研究以4号和8号菌株作为亲本,通过灭活原生质体融合得到228株再生菌株,酯酶同工酶与ISSR-PCR相结合鉴定融合子,以虫草素含量、人工培养状况为筛选指标,经过初步遗传稳定性
採自西藏高原草甸的野生蘑菇菌株经过生物学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确定为双孢蘑菇野生菌株.研究表明:1.野生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显弱贴生:在麦粒或发酵棉籽壳培养基上生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鉴定了从砂地柏中分离出的具杀虫活性物质SFO〈,2〉为脱氧鬼臼毒素。并验证了脱氧鬼臼毒素的拒食活性。
中国药用真菌物种丰富,目前已知近500种.药用真菌属于中医药的组成部分.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菌物药和矿物药四大类.菌物药主要是大型真菌,传统称之药用真菌.中国菌物药
从广东省古田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两个分别寄生于鞘翅目丽叩甲Campsosternusauratus幼虫和成虫上的虫草标本HMIGD20884和HMIGD20885(模式),经形态学鉴定为同一个新种--丽叩甲虫
为了研究鲁禽3号麻鸡的蛋白质的需要,选用1日龄健康雏鸡1080只,公母各半,按营养水平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鸡各20只,共120只。分为一期(0-5周龄)、二期(6-10
该文对百日草属的分类、不同种的性状、园艺类型及主要栽培种(Zinnia elegans)的育种史分别进行了介绍。
作者分析了国内外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历史及现状,并指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稀少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种子.紫
随着社会对奶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理论与实践来促进奶制品行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时间变量的奶制品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首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