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理性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昌曙将哲学问题分成三个层次:哲理问题、类哲理问题和哲理性问题.无疑,前者是基础哲学的研究任务,后两者则指向专业领域,尤其是哲理性问题,与专业实践联系密切.哲理性问题是应用哲学(部门哲学)存在合理性的基础和前提.教育技术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哲学,其哲理性问题应引起学界的关注.哲理性问题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哲学命题,也不是“专业性问题”,比如,“高、精、尖”技术能够引领方向、代表前沿,但却难有广泛的教育效果,“简、易、普”技术虽然实实在在地发挥着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但却少有人问津.因而,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该关注和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是比较典型的哲理性问题.当下,随着现代技术影响的深入,教育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哲理性问题,这里再列举一例并进行简单分析.
其他文献
  正面管教是一套在美国风靡了40年的育儿理念,它倡导不惩罚、不骄纵,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尊重与平等的态度,激发孩子的内在价值感。它为父母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育儿工具。通
高中到大学的学习环境的转变,使大一新生产生了目标迷茫、缺乏主动性、自理能力差和学习方法失灵等学习适应性问题,而新生学习动力机制的转变则是完成这种学习适应性过渡的重
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基于博雅教育理念,推行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并推行多项创新的课程设计,其中之一即为讨论课与小助教制度.行远书院课程每周设置一小时讨论课,深入探讨课程
  美剧《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讲述了在一个温暖家庭中每个人不断自我成长的故事.Jack、Kate、Kevin、Randall在同一天过生日,喜剧明星Kevin放弃了自己主演的热播一时的
本研究以Terenzini、Pascarella和Biliming提出大学冲击模式(model of college impact)为基础,以台湾师范大学全人书院为研究场域,建构出参与动机、学习投入经验及领袖能力之
正从一个讲求逻辑、循序性与计算器效能的信息时代,转化为一个重视创新、同理心与整合力的感性时代.教育不能再固守"传道、授业"的传统,越来越多大学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形式
在线协作学习研究是国际上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追踪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存在两
"潜在课程"有别于"正式课程",它本身并不明显,亦难以预期,但却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学校文化或学校结构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经历与成长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越发需要广大民众拥有宽阔的视野、清晰的逻辑思维、开拓创新的适应能力、高尚的公民素养和内化的社会责任等软实力作为社会发展的长久支撑,这种
书院导师制度是实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方面.笔者从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书院开始全面探索通识教育至今,一直担任书院导师,亲历了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十余年的历程,深刻体会到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