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 年12 月~2015 年10 月148 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9 例,女49 例,年龄26~70 岁,平均(47.9±12.1)岁;体质量49~108Kg,平均(72.3±17.8)Kg;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鼻咽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 年12 月~2015 年10 月148 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9 例,女49 例,年龄26~70 岁,平均(47.9±12.1)岁;体质量49~108Kg,平均(72.3±17.8)Kg;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鼻咽温降至200C﹚,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标准的监护治疗,如果病人发生精神变化,根据CAM-ICU 量表评估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重症创伤患者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早期使用镇静药物干预治疗,有效镇痛,优化ICU重症创伤患者的监护方法 60 例行机械通气超过24 小时重症创伤患者随机分两组,早期目标镇静组(n=31)和传统镇静组(n=29),早期目标镇静组接受以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镇静模式,目标是浅镇静(RASS 镇静评分-2 至1);传统镇静组接受丙泊酚为基础的镇静根据临床调整剂量.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策略在ICU 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加护病房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于2014 年7 月开始,我院实施医护合作管理,对比实施前后PSA 状况水平以及镇痛、镇静风险事故发生率.
目的 在ICU 机械通气病人中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早期气管导管拔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 例机械通气病人,年龄18~60 岁,男19 例,女11 例.此30 例病人均满足脱机条件.随机将病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5 例,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 或咪达唑仑0.04~0.7mg/kg/h,调整剂量使Ramsay 镇静评分达2~4 分.按标准拔管程序拔除
目的 探讨ICU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护理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 年1 月-2015 年8 月入住ICU 进行机械通气的314 例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 组)160 例和咪达唑仑组(M 组)15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每日镇静深度、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
目的 对清醒的患者行气管插管常会出现插管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喉镜置入和导管插入时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和刺激性呛咳.对这类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常需要镇静药物辅助,但镇静过深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于老年重症患者插管时如何有效、简单、快速镇静,既减少患者插管时的心血管、呼吸反应,又不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是ICU 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的 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病人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方法 帮助和改善病人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病人对其在ICU 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
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ICU 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应用中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方法 选取本院ICU 收治的100 名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分别应用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法进行镇静诱导及维持,对比两组镇静效果.
目的 探讨严重烧创伤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支气管痉挛的识别与急救措施.方法 对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4 年间我院BICU、NCU、EICU 和ICU 收治严重烧创伤及中毒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发生支气管痉挛病例资料予以总结.
目的 研究重症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髋部骨折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CU) 的104 例老年患者(年龄≥65 岁),记录术前基本资料和围术期相关变量.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浙大一院EICU 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 患者125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 例)、右美组(38 例)、丙泊酚组(45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