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伤寒来苏集>辨证论治特色

来源 :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来苏集>系柯琴所著.柯琴,字韵伯(公元16621735年),号似峰,浙江慈溪(今余姚县)人,后迁居于吴之虞山(江苏常熟).柯氏于<内经>、<伤寒论>均有深刻研究,著有<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另著有<内经合壁>一书,惜忘佚不传.1以证分类研究<伤寒论>2<伤寒论>之六经是为百病立法3对<伤寒论>中"合病""并病"理论的阐述4认为<伤寒论>之六经是"面"而非经络5反对"三纲鼎立"说6对<伤寒论>中方药应用的发挥柯氏还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伤寒论>中方药的应用及主治有所补充,如其用桂枝汤治久疟、久痢等疾,无疑是独到见解.柯氏说:"愚常以此汤(桂枝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因仲景方可通治百病……".
其他文献
  中医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法,即运用气、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的概念,从整体上把机体描述为一个功能性、关系型、动态平
会议
  本文首先对《医原》做了简要介绍:石芾南,于咸丰年间,汇集前贤之说,参以己见,撰成3卷,意在对医学原旨进行探讨.本书初刊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凡3卷20篇,卷上述天人
  (以下简称)是张仲景所著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治杂病的专书,其在理论和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贡献和深远
会议
  一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较晚些时之著作,刊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一名.全书计有补剂、用药、中风、咳嗽、吐血、治法、制剂、延医、秘方、宗传等名论十九篇,集中反
会议
  张仲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伤寒六经辨证方法,他所言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并以此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其实质包括
会议
  昝殷(约公元797-860年),唐代蜀人(今四川成都人).著名的妇产科学家.官医学博士,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1]作者精通医理,将数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经验,仿孙思邈体
会议
  十五卷,金·张子和等撰,成书于公元1228年.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张氏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治疗经验,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本书并非出自张氏一人手笔,其中前三卷(除
会议
  傅山,(公元1607-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公他,又号朱衣道人,山西省阳曲县(今属太原市)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诗人、书画家及医家.傅山出身书香门第,其
会议
  本文论述;1.简介:王清任(公元1768-1831),字勋臣,清代直隶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王清任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并且在脏腑解剖结构及其功能、病理
会议
  清末医家郑寿全,字钦安,四川邛州固驿镇(今成都市邛崃固驿镇)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享年87岁.是近代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一、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