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来源 :中国农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k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产品范畴,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有重要职责.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实行两种制度,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公共财政安排,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己办.今后,这种体制必须逐步加以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由农民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
其他文献
北京石花洞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特别是岩溶洞穴和洞内沉积物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其中,石花洞是最具代表性的洞穴,洞内景观类型丰富,观赏价值与科学价值都很高.该洞旅游开发较早,保护与利用中显露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文章以石花洞为例,作为地质公园中的一处旅游景点的尺度,着重研究溶洞景观保护的技术途径与保护模式.该模式对全国岩溶类地质公园景观保护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为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保障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土地利用行为主体的土地开发行为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其结果导致农地非农化速度不断加快,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用地内部商业用地向住宅用地的无序转换,形成城市局部空间的凋败局面,滋生出"贫民窟"现象,造成了土地收益的巨大损失(分别为三角形EOE和三角形FLF
近年来,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推出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一系列工程,得到了农民群众、上级领导、兄弟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同。本文总结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
本文讨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的长期历史性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总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国科技大会确定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本文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因此,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命题和热点话题。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以融资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首任,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并且有能力发挥融资发动机的作用,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是资金缺乏和融资机制不健全,农村改革的深化必将带来农村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本文研究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与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党中央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节约就没有国民经济的节约.发展节约型农业,建设节约型新农村,既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节约型农业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节约,还应包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节约。
本文对辽宁省内接受调研的典型村进行了剖析,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以期为推进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符合省情的对策、建议。
本文围绕成都市城乡经济社会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纽带,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锦江区以“绿色”为主题的花卉、蔬菜产业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绿色农业培育成锦江区的支柱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基地;创名牌、树形象、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人,注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做强做大锦江区绿色农业产业,探索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