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水敏性区域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2018年工程规划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旅游度假区规划为例,阐述了水敏性区域规划设计的要点.文章通过模型模拟分析了基地在流域层面的水文过程、雨水径流的空间特征,结合基地重要的生态要素,完善了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为基地内水安全体系的打造提供了科学支撑;研究了区域不透水面积百分比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关系,对规划管控指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模型模拟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并通过河口湿地的规划强化了流域点源及面源污染的控制.在水敏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农村地区成为污水治理的新阵地.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对于降低农村污水治理成本、普及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城市的污水收集处理路径并不适合乡村地区,应根据村庄空间形态、经济技术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进行调整.结合我国农村现有的设施水平、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农村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出发,提出了适合人口低密度地区的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模式,以及适合人口高密
文章以粤北连州市大营村——集中式分布村落为例,分析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防灾减灾问题.重点论述传统集中式村庄的形态变化对防灾减灾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村庄防灾系统完善应逐步得到重视.针对集中式分布村庄的特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规划策略,并指出该策略对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住宅布局、设施配置等方面发生的改变,为新型美丽乡村建设与村落保护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从近些年发生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情况分析出发,指出城市规划从业者在其中的事故责任与风险,提醒进行规划反思,吸取事故教训,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并提出在规划全流程之中不同角色城市规划从业者的应对策略,建议借鉴深圳市橙线的编制经验,促进规划更安全,城市更安全,所有人的更安全.
综合管廊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方向.在城市新区、老区进行管廊规划建设,其意义和作用各不相同.沈阳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已在老城区开展管廊的建设.本文结合沈阳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试点工程项目,从老城区建设管廊需求、系统布局影响因素、容纳管线的选择、断面布置及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老城区综合管廊的规
通过对火灾风险影响要素的研究,确定火灾风险评估的对象,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各类影响要素进行叠加分析,建立消防风险评估GIS模型,结合划分的火灾风险评估单元,计算火灾风险指数,预测武汉市各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研究成果可运用于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布局中.
从城乡规划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入手,引入规划技术理性的理念加强逻辑分析和数据支撑,提出城市综合管廊规划的技术路线,明确综合管廊规划的重点为综合管廊的空间布局,并以通化市综合管廊规划为例,分析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影响要素,建立多层级的综合管廊建设适宜性分析方法,利用GIS手段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优化综合管廊的空间布局,提高综合管廊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严峻的气候变化影响和城市化生态环境问题背景下,城乡韧性被认同为城乡区域发展的新价值目标.通过认知蓝绿基础设施概念及其与城乡韧性的关系,从蓝绿资源识别与评估、多尺度规划体系和协作型管控体系三个方面构建城乡韧性目标下的蓝绿基础设施概念框架和规划路径,并提出衔接现有规划编制体系的实施路径.
针对存量背景下垃圾站布点和实施难的现状,以典型的高密度老城区——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基于山地道路网络分析,从精细化人口入手,在现状设施服务评价和需求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垃圾站服务盲区和待优化区域,再综合现状建筑、用地权属和控规等信息,依照服务评价—空间配置—优化调整的迭代反馈思路,得到最优化的垃圾站布点方案,保障垃圾站规划落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为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徐州市示范区面临着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城市内涝治理、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四个方面的巨大挑战,文章提出运用一体化研究思路,耦合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多维系统,从生态营城、治涝安城、靓水焕城、碧水涵城四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力争为江苏省苏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树立典范.
为预测生活垃圾产量,指导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的布局,本文以邛崃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邛崃市城市总规规划》和《邛崃市城市形态分区规划》,基于GIS模拟,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预测不同功能用地垃圾产生量及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