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山区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应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再分析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0 年7 月20 日河北省承德市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西南涡沿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北上后,西南涡前的东南气流与东北低涡槽前西南气流形成了暖切变,该切变使承德东南部的宽城、平泉县产生暴雨—大暴雨天气.中低层的偏南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水汽的辐合加强,为大的降水提供了物理量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配置,为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承德市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中,2.4°仰角反射率因子强度≥48dBz 的较强回波区对应暴雨区域;3.4°仰角反射率因子强度≥53dBz 的强回波区(MCS)与大暴雨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键词 西南涡 物理量 雷达产品2010 年7 月20 日,受北上的西南涡影响,河北省承德市东南部的宽城、平泉县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承德地区加密雨量站有13 个站点降雨量达到暴雨,3 个站点达到大暴雨;承德市宽城县区域内加密雨量站只有两个站点为小雨,其他站点是暴雨—大暴雨.这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为19 日16:00 到20 日08:00,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 月19 日的22:00 至20 日01:00,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26.1mm,出现在承德市的宽城测站.
其他文献
在圆柱坐标中本文通过引入位相函数,重新推得了模型雨团中的水平结构方程,并做了讨论。得到了以下结果:在距该圆柱坐标中心足够近处,该雨团是圆对称的,无螺旋结构;而在距该中心足够远处,该雨团可存在螺旋结构,并可得到该处螺旋结构雨团垂直运动的的近似表达式。该结果与实际螺旋结构雨团相一致,而这弥补了我们早先结果的局限。
利用1961-2010 年共50 年宿迁地区逐日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宿迁地区寒潮频次的气候特征,和宿迁地区寒潮预报的一些经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50 年间宿迁地区发生寒潮的频数呈减少的趋势,年代际时间尺度发生了三次跃变,分别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初、80 年代初和90 年代末。宿迁地区寒潮多发于秋季,主要集中在11-12 月份,约占总数的50%左右。
Large-scale monsoon gyres and the involved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over thewestern North Pacific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previous studies.This study is aimedto understand how monsoon gyres affect t
会议
本文对比分析了2010 年7 月15 日(过程1)与2011 年6 月15 日(过程2)发生在景德镇市的两次强暴雨过程的探空资料,主要结论如下:(1)二次过程的对流层底部均有明显的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7、15 大暴雨(过程1)发生前至发生时,Tlogp 上有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发展,且不断增强.中低层暖平流发展明显,且暖平流高度伸展至400hPa,对流有效位能大.与过程1 探空图明显区别的是,过
借助江西多普勒雷达产品、地面自动站同步观测资料和GPS 水汽探测资料,对2011 年8 月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特征、地面观测资料、GPS 水汽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是江西东北部处在副高边缘,低层受偏南暖湿气流控制,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较强,且低层有低空急流发展,并处于850hPa 急流出口左前方,水汽辐合较强;(2)强降水发生前,垂直上升气流表现为整层抬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降雪资料和GFS 0.5°×0.5°6h 再分析资料,对2011 年11 月29 日出现在河北南部暴雪过程的进行动力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这次暴雪天气影响系统为高空槽和地面回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南暖湿气流在东北干冷空气之上爬升,在800hPa 左右形成锋区;回流天气动力特征为:低层为下沉气流和负涡度,中高层为上升气流;依据风场特性,将整层分为低层和中高
利用NCEP/NCAR 6 h 一次的全球同化系统分析资料,对2010 和2011 年发生在石家庄冬季的两次不同量级的初雪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为日后降雪预报提供参考意见.两次初雪过程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但也有一些不同点.结果表明:1.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特殊的地形对石家庄的天气影响很大,西风槽和东风回流配合是最有利于降雪形成的环流形势,值得关注的是西风槽和东风回流同时具备时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降雪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1*1 再分析资料,对2009 年11 月10-12 日和2011 年11 月29-30 日河北南部两次回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回流暴雪的典型形势是,高空500hPa 河套有低压槽东移,低层有切变线影响,地面蒙古冷高压东移至东北地区南下,河套倒槽发展,华北地面为东高西低形势。回流暴雪过程中高低空3 支急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冷空气自850hPa 以
利用1955—2011 年石家庄标准站地面降雪实况观测资料,统计出了近57 年来石家庄的22 次暴雪天气过程,并且利用NCEP/NCAR 全球再分析资料,普查了22 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图,来分析产生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春秋季暴雪和冬季暴雪各占一半;大暴雪和特大暴雪均发生在春秋季节;57 年来的22次暴雪天气过程中,21 世纪占1/3 强,进入21 世纪以来,暴雪极端天气事件呈增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以及EOS/MODIS 卫星遥感资料,对2010 年4 月13~15日豫西、豫北一带冬麦区出现的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霜冻由来自超极地路径的冷空气经寒潮关键区后入侵河南,与后期补充南下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形成。冷空气前期以超极地路径影响我国,这种路径和西北路径、西路路径是三种我国常见的冷空气影响路径,相比来说,超极地路径在我国出现的次数较少,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