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以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建构为例

来源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划分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类型,在借鉴生态哲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视角提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内涵.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和“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通过重建规则、重构秩序、重树形象、重整旗鼓,全力推进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清理退出和生态修复,让天蓝、地绿、水清、花香的祁连山重现陇原大地。
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必须立足甘肃省情实际,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从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中汲取深刻教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切实担当起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责任。
近年来,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加速起步,传统工业有效转型,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酒泉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能源基地和开发利用示范区,敦煌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全市7个县市区中3个被授予“国家园
祁连山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历史性的破坏和现实的生态退化问题此较突出。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全面整改,但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祁连山国家会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但实现其综合性国家公园功能任重道远。应树牢生态文明理念,构筑祁连山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即要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统筹好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维,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
自2002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发起旨在保护全球范围内的典型传统农业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以来,活态的、系统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正悄然兴起,国内地理学、生态学、农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学者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功能与价值、保护与利用等内容,纷纷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及利用研究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
清末的浏阳县上东团,位于湖南省东部,其地域范围包括东门和白沙二境,即现在的大围山区全境.清末浏阳东南西北四乡“凡大团二十一,小团二百九十二”.上东团是东乡六个大团之一,其下辖十个小团.上东以东边的白沙和西边的东门两市为中心,大溪河(即浏阳河的上游)由东往西贯穿两市,将两地连接起来;南边有大围山,西边有横山、上庄诸山,北边有崇乡诸山.上东团的乡规民约主要记载在《上东义举志要》及其续编中,本文就有关上
目前学术界,关于番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番薯的来源,有福建说,也有广东说;其原产地有菲律宾,也有越南.就福建而言,又有福州、莆田、漳州.但是,对于番薯与历史文化名人的联系,局限于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的记载,未有系统的深入探索.基于何乔远(1558-1631)的《番薯颂》写于番薯引进的明代万历年间,该文附录的《闽书》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处于大航海时代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漳州月
现今的考古证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要诞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李根蟠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多重起源、多元交汇,但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与北方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但在看来,如果说中国上古农业文明有两个中心的话,那么随着甲骨文的形成及其农事文化的出现,中国开始了农政文化的统一进程,向着一个中心转变.甲骨文的农业认知形成的农事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统一的农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创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需要,林业文化遗产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①林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中国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传承中国林业历史文化,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现代林业的社会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②研究林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评定标准,对于深化林业文化遗产的认知,进而准
中国剪纸是一种以剪、刻、撕为主要手段,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剪纸艺术体现了民族有关生存繁衍、图腾崇拜、土风民俗、招福辟邪的群体意识主题和人们渴望幸福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本体精神及文化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