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加成、“生产率悖论”与企业进出口状态

来源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ran20039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加成是衡量企业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差额的一个指标。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表明:价格加成也是企业异质性的一个表现;企业生产率和价格加成具有一致性,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往往更高,价格加成也更大。本文使用中国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价格加成总体上大于非出口企业:但是,综合考虑企业进出口状态时,进出口企业的价格加成最大,只出口企业的价格加成最小,这也意味着进出口企业生产率最高,只出口企业生产率最低。不同类型出口企业在生产率和价格加成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很可能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出现"生产率悖论"的原因。
其他文献
考虑到贸易距离对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影响,本文改进Khandelwal (2011)的嵌套Logit模型,测算中国与东盟出口质量和质量阶梯,进而计算中国行业相对质量和质量阶梯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价格与质量间的梯度关系受质量阶梯长度的影响;与东盟各国相比,中国相对质量排名居中且质量阶梯长度排名居前;质量升级初期,研发对我国出口质量影响为负,税收与质量阶梯呈正相关性。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产业结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国对于技术的获得不仅取决于自主研发能力,还与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本文在考虑自主研发作用的情况下,探讨各国在贸易网络所处地位对于技术获取的影响,以明确技术在贸易网络中扩散的模式。首先选取OECD所定义的高端制造业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2000-2011年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综合评估一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然后仿真技术在贸易网络
It remains a challenging task to identify how prevalent is the corrup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In this paper we use Chinas National Tax Statistics Database to examine domestic hidden transactio
会议
自Lewis (1954)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对二元经济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大多认为,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也有一些学者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社会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对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分析思路。本文则认为,在全球分段化生产体系下,一国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本文在序列生产链、外包、内生市场结构和一国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贸易匹配和动态信息模型,结合我国对外贸易趋势、市场信息壁垒降低与企业贸易效率提升等问题,探讨贸易中介商在企业和行业对外经济收益增长中所发挥的促进效应。通过将理论进行扩展,考虑政府在市场网络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提出政府中介的设想。理论与案例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可以贸易中介商的身份建设覆盖面更广、贸易信息更为流通的贸易网络,为参与其中的贸易企业有偿提供贸易信息服务。政府中介在中国的
政府补贴理论上有助于企业增加就业,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资源误置。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政府补贴对就业的影响,并使用生产率离散度和生产率OP分解方法首次刻画了补贴的资源误置性。研究结果表明,补贴能促进企业增加就业,但却是以资源误置的进一步恶化为代价;国有企业、补贴最多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东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成为资源误置的"重灾区"。这其
本文使用1995-2010年间OECD等发达国家与非OECD等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从国家和产品两个层面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对各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除了控制各国研发人员投入所表示的对研发外溢的技术吸收能力外,本文还检验了各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层面,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从发达国家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均显著促进了其技术进
Previous studies on export diversification show that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are at the lowest end in export diversification in the world.Recent literature also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expor
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存在"生产率陷阱"的现象,即出口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但前述研究均采用均值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未对不同生产率水平企业的出口贸易对其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利用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1%样本的数据,分别运用OLS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检验样本企业,发现不仅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同时该现象还促进了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收敛。本文对产生这一现象的
Despite the recent increasing growth in the activiti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regarding the institutional distance between host countries and home country, the issu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