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华山和泰山大气气溶胶化学组成与粒径分布特征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 年3 月25 日至4 月27 日,我们分别在华山西峰顶(海拔2060 米)和泰山日观峰(海拔1545 米)同步进行了PM10 和不同粒径(Andersen 9-级)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工作,对沙尘期与非沙尘期(4 月24 日)样品中的无机离子、EC、OC 和有机物的组成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1].非沙尘期泰山顶大气颗粒物PM10 及其中EC、OC、无机离子是华山的2-10 倍.华山大气中SO42- (13 ± 7.1 g·m-3) 最高, 其次分别是NO3-(5.0 ± 3.9 g·m-3),NH4+(2.5 ± 1.3 g·m-3),Ca2+(1.6 ± 0..8 g·m-3); 但是在泰山NO3- (20 ± 14 g·m-3) 最高, 其次是SO42- (16 ± 13 g·m-3),NH4+(12±8.9 g·m-3)和Ca2+(3.9±2.1 g·m-3).泰山顶大气中较低的硫酸盐和较高的硝酸盐可能和国家十一五期间的SO2 减排和东部地区NOx 的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有机氮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氮组分,但目前气溶胶中有机氮的化学组成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氨基化合物是气溶胶、雨水和雾滴中经常被检测出的一类有机氮类化合物.其沉降入海后可作为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的直接氮源,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对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海洋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研究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对认识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
为了解关中平原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高山气溶胶的组成特征,本研究于2009 年1月和2009 年7 至8 月采集了华山(海拔2065 m)山顶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及分粒级气溶胶样品,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其中糖类、正构烷烃及多环芳烃等有机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脱水糖酐在夏季的浓度显著低于冬季,说明夏季华山地区生物质燃烧减少.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的比值表明华山地区生物质燃料主要为落叶树及针叶树的混合物.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细粒子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大气能见度,对人体健康具有负面影响[1],其形成过程已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发现酸性无机颗粒物种子如(NH4)2SO4 和H2SO4 可引发VOCs 的异相表面酸催化反应,从而促进SOA 生成.作为大气中含量最高的颗粒物之一,矿质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和区域空气质量都有重要影响[2],也能够极大地改变典型气态污染物(VOCs、NO
本研究目的是量化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光学性质的关系,并评估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PILS、MOUDI、NO-NO2-NOX 分析仪、自动气象站分别测定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化学成分谱分布、二氧化氮及相对湿度的高时间分辨率值.同时,积分浊度计、多角度吸收亮度计、能见度仪分别测量气溶胶散射系数(干燥)、气溶胶吸收系数和大气的消光系数.以微物理参数为输入参数,用Mie 模型计算的气溶胶散
水溶性离子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气溶胶的酸度及半挥发性化合物的分布形式,同时影响着云凝结核(CCN)的浓度和云的形成,从而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而气溶胶在大气中的传输、转化、去除机制及对全球气候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为了了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及环境效应,本论文利用安德森采样器连续采集了青岛2008 年1 月~12 月大气颗粒物分级样品
气溶胶颗粒物在大气中广泛存在,对人体健康具有负面影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模式预测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1].因此,研究气溶胶颗粒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对于进一步认识气溶胶颗粒的健康效应和气候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气颗粒物通常是多种组分以外混或者内混状态存在.以往关于颗粒物的吸湿性研究,通常只研究水蒸气在单一组分颗粒物表面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在混合组分吸湿性的研究中,也很少涉及颗粒物中不
大气气溶胶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或形成云凝结核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气候效应是目前气候变化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气溶胶在大气中会经历混合、氧化等一系列老化过程,对其理化特性、直接和间接辐射强迫、健康效应等可产生显着影响,然而目前对于气溶胶的大气老化过程与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黑碳气溶胶主要是由化石燃料、机动车、生物质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不定型碳质颗粒物,是一类重要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越来越大.气溶胶粒子增多改变地球系统的辐射收支,影响地球的增温和冷却,从而直接影响到雾的生消环境;另一方面在成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改变雾的性质和微物理结构.气溶胶粒子和雾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气溶胶粒子对区域雾的影响,利用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和一位雾模式(PAFOG)的多模式系统,挑选东部地区的典型浓雾个例,设计了一组敏感性数
采用ESEM/EDX 对北京地区冷锋过境前后矿物粒子的研究发现,锋面前后矿物粒子的粒径、形态、组成成分差异很大.锋面前矿物粒子主要分布在0.2-10.0 μm,锋面过境后矿物粒子主要分布在0.2-5.0 μm.在小粒径范围内(0.2 μm 1.0 μm),观测到的矿物粒子的粒径差别接近1.0 μm.锋面过境前采集到的矿物粒子从形态上分析,部分粒子周围的吸湿性环形区域比较明显,即使不太明显,粒子表面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中重要的吸收性气溶胶,同温室气体相比,它具有较宽的光学吸收波段和较强的光学吸收特性.黒碳气溶胶会对全球气候效应和人体健康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是黒碳气溶胶的高值区,研究这一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强迫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 年全年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气象园开展了黑碳气溶胶的采样实验,本文利用观测期间所取得的数据,对南京地区黑碳气溶胶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