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曲霉毒素产生菌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毒素、中毒及致癌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ry0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色曲霉毒素(ST)是致癌性真菌毒素之一。其毒性虽弱于黄曲霉毒素,但由于主要的产毒菌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在食品饲料中分布广,产毒比例高,故对人、畜、家禽的危害不容忽视。该文对我国杂色曲霉毒素产生菌的种类、分布及产毒性能进行了ST的测定。结果只有聚多曲霉皆不产生该毒素,而构巢曲霉无冠变种4株皆为阳性。其次为灰绿曲霉群中的谢瓦曲霉。总的趋势为杂色曲霉产毒比例最高,其次为构巢曲霉群,焦曲霉和灰绿曲霉群较低。(本刊录)
其他文献
会议
用赭曲霉菌(也称棕曲霉菌)生长菌株,接种于无菌的混合饲料中培养。培养物用乙腈-石油醚-氯仿提取,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液液分配,水相酸化后再用氯仿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净化,用苯∶冰
镰刀菌属是一类经常侵袭麦类、玉米等田间作物的致病真菌。它除了引起谷物减产外,还能产生有毒的物质,人畜食后,往往会引起呕吐、腹泻、发烧等急性中毒症状。该文报道了三线镰刀
20年来,我国已研究了稻、麦、棉、玉米、果树、蔬菜等植物上的主要病害病原真菌20多种真菌毒素,它们均属于非寄生化性毒素,有的毒素也包含有寄主专化性组分。在毒素的分离、提取、生
试验认为,脱氧雪腐镰刀菌醇(CBD1)霉菌毒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DNA合成试验表明:CBD1霉菌毒素对靶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0—68℅之间。各剂量组的靶细胞对3H—TdR掺入量,随作
会议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其中受灾地区极重灾区10个县(市),重灾区41个县(市),一般灾区186个县(市、区),受灾人口(
当今艺术处在怎样的状况中及应当从何着手观察,这本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只是从媒体网络条件对艺术的影响的角度去作初步分析。一、当今艺术的媒体网络缠绕应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