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下法与温涩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O、iNOS的影响比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七次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实验从检测温下组和温涩组UC患者血清NO和结肠组织iNOS水平变化入手,观察温下法与温涩法对UC患者NO、iNOS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了两法在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损伤方面不同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体表之五官九窍通过经络血脉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相联系,然胃为五脏之本也,脾胃为中土之脏,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脏六腑中作用尤其重要,李东垣亦认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导师袁红霞根据东垣之观点,在临床上运用补脾升阳法治疗数例较顽劣之九窍疾病,均效卓,现择例介绍。
AP属中医的腹痛、胁痛、脾心痛、脾热病、结胸病等范畴,轻症易于治疗,重症病例病情凶险,进行性加重,并发症多且预后不良。研究表明,以"通里攻下"为代表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从多种途径阻断重症胰腺炎的发展。大量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浙江省中医药大学三家附属医院二年(2003-2006)AP病历203份
AP是临床较难得到快速准确诊断的疾病之一,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指出临床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分级诊断、并发症诊断。近20多年来对AP的严重度评估有了很大的进展,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Ranson、APACHEIIH和CT评分系统,有必要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胃电图可以准确记录胃的生物电活动,它包括体表胃电图与体内胃电图(包括粘膜、浆膜面),由于后者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故临床上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大量研究文献已证实体表胃肌电与体内记录的胃电活动的频率是一致的,因此体表胃电图(EGG)作为一种无创性、无痛苦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通过上腹部胃的体表投影位置记录胃电活动的。目前的研究表明:体表胃电图在胃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判断方面有着重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调补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措施,《难经》中就有"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的观点。对于治虚,前人就有"补先天"、"补后天"的不同,但家父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先天需要依赖后天的滋养,后天失养,则可变证百出,其它脏腑虚损丛生,所以临床上尤其重视补益后天。通过调补脾胃的起到益气、生血、化湿的作用从而补益它脏。家父在临证时非常重视也善用调补脾胃的方法,现就他对该法
目的:观察刀豆蛋白(ConA)诱导转基因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淋巴细胞FasL和FaS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及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选用转基因小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联苯双酯组、茵陈组、茵陈蒿汤组、荣肝合剂组。正常组小鼠尾静脉注射PBS溶液0.3ml,其他各组按ConA12μg/gwt以0.9%的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mg/ml),尾静脉注射造模,每周一
近年来,许多小儿易于汗出、易患感冒,且两者常互为因果,现代医学常责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注射丙种球蛋白曾一度成为时尚,但临床效果并不如意.本文就采用芪术赤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感冒汗证6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方法临床疗效.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并可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本文就应用自拟抗反流方合赛胃安治疗食管反流病42例,所取得的疗效进行了论述.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含有胆汁、胰酶的十二指肠液长期、大量反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而产生的反应性粘膜病变.本病病程长,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中医界对此已有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气阴两耗、肝胃不和和气滞血瘀等寒热虚实多种辨证分型.本文就采用中医的清胆和胃、化浊通阳法为主辨治该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论述.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原因不十分清楚的炎症性肠病,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从2000年至2004年,采用纯中药制剂"肠乐Ⅰ号"保留灌肠治疗的UC168例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治疗疗效以及临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