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电镀非水溶液前处理预镀镍的工艺探索

来源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电镀专家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了多种钛合金电镀前处理的工艺方法.介绍了一种在TC4钛合金上获得耐磨可焊的镀镍/金工艺,其流程主要包括除油、酸蚀、活化、预镀镍、电镀镍、化学镍和电镀金.所得金镍镀层与TC4钛合金素材结合力良好,经过-65℃~200℃五次温度冲击循环、及多次“250℃~冷水”淬火试验后均无起泡开裂,正常的摩擦试验没有破坏镀层.该工艺对解决钛合金材料的可焊性、导电性和耐磨性等问题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脉冲电沉积的工作原理、特点、波形种类等,指出脉冲电沉积是通过槽外控制方法改善镀层质量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与传统直流电沉积相比,脉冲电沉积能充分利用电脉冲的张弛来增加阴极活化极化和降低浓差极化,避免直流电流单一方向和持续性的不足,有利于制备综合性能更加的纳米复合材料,并已发展成为复合电沉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近几年来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
由于电流效率高、镀层光亮度好、生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较易处理、能在各类基材上直接电镀等优点,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氯化物镀锌的应用越来越广.氯化钾镀锌光亮剂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尽管镀层的光亮度和镀液的工艺性能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原有镀层有机物夹杂过多、镀层耐蚀性差、钝化膜结合力、抗变色能力等问题并没有解决,此外还带来了生产环境恶化等新的问题。应改善主光亮剂的水溶性,使其不需要助溶剂和乳化剂都能
通过铝合金机械吹砂与化学砂面处理表面状态的对比,对不同铝合金基材砂面处理进行对比以及机械吹砂与化学砂面处理后进行化学镀镍、化学镀镍加电镀亮镍并对其进行各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化学砂面处理后在外观上要优于机械吹砂,6061铝合金采用砂面处理化学镀镍+亮镍工艺,耐盐雾可超过96小时,外观和耐环境能力优于机械吹砂的零件;化学砂面处理后镀层的结合力良好。
以乳酸、甘氨酸为络合体系,柔韧剂为添加剂,在柔性线路板上化学镀软镍.利用耐折仪对镀层耐折性进行表征;通过SEM和EDS对镀层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应用XRD对镀层结构进行分析,并对镀层生长模式进行了探查,并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软镍镀层在弯折30次后,表面无裂纹出现,耐折性能优良,镀层表面整平.镀层含磷量在7%左右的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与传统镀镍层相比,自腐蚀电位负移,自腐蚀电
为改善传统粗晶锌镀层的性能,提出并研究了硫酸盐电镀纳米晶锌镀层的新工艺.在含有唯一添加剂HIT-903的硫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双脉冲电镀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1nm的纳米晶锌镀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镀锌层进行了表征.纳米压痕、球盘摩擦仪、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等方法对粗晶锌和纳米晶锌镀层的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蚀性能进行了
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手机、PAD、watch)上大量使用钕铁硼永磁器件,热减磁指标近年来己经变成越来越严格的磁体关键指标了。笔者结合从事电镀处理的多年经验,指出钕铁硼磁体采用直接镀铜工艺作为底层,再完成后续的镀镍可以解决镀镍产品的热减磁问题,实现热减磁率低于4%的严苛要求,而有热减磁要求的磁体成品,采用直接镀铜的工艺,需要解决前处理的工艺路线、溶液电流密度的下限以及滚镀机的选择原则等问题。
强流脉冲电子束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束流,近年来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基本原理、装置,及其技术特点,综述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材料表面相变强化、表面重熔处理、表面合金化、表面熔敷、表面非晶化、表面薄层退火等工艺中的应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表面热改性处理技术。和传统的金属涂覆表面处理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清洁、高效节能、节约
电子电镀是电镀工艺在电子工业中的具体应用,也可以说"用于电子产品中的零部件制造的电镀过程叫做电子电镀",是一种产品制造的加工方法,既包含常规电镀概念中的表面处理的功能,又强调将电镀作为一种制造手段.但是对于电子电镀来说,国内外都没有单列为一个类别定义标准体系。国内电子电镀的厂家,多依据产品的检验试验规范对镀层作要求,比如,GB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相对说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中,其
降低镀金层厚度的消耗或全部替代镀金,对于电子、电器和通讯产品铜基体镀金的电气接触表面达到最可靠质量和最优化成本影响是非常有意义.所以就必须弄清楚金镀层及铜基体本身的表面各种特征和特性.同时,还应该考虑使用铜基体表面本身替代金镀层表面的使用条件、使用环境、功能和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性保护等的具体问题.通过长期研究试验,研制出代替镀金用的铜及其合金表面的保护材料SP-2085C和LP-1087C电接触润滑
Zn-Ni合金以其较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可加工性和较高的可焊性等诸多优点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镀液的电流密度、电流效率、深镀能力、均镀能力和镀层的耐蚀性等性能指标对比酸性锌镍合金与碱性锌镍合金的电镀工艺,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工艺的区别.研究表明,电流密度增加,酸性及碱性工艺的沉积速度都有所提高,但镀层镍含量基本不受影响,均可得到镍含量在10-15%之间的性能稳定的锌镍合金镀层.酸性锌镍合金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