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翰林学士是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储备库,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初掌内命。到宋代,翰林学士开始崭露头角,跻身重要衙门,掌握实职。《文献通考·职官考八》载:“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时值明代,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翰林学士得到重用,他们担任重要衙门尤其是对皇帝产生重大影响的内阁机构的官员。明中后期,非翰林不入阁,暗示了统治者政治选择的对象。在中国古代社会,王朝统治者通常需要在政治上选择特定的群体为其运转国家机器,从而达到控制全国的目的。明代,以科举正途出身的翰林学士群体就是统治者政治选择的对象。目前,学术界对明代翰林学士的政治权力和作用还没有专门研究。本文着重探讨翰林学士的政治权力,通过他们的政治权力来窥探明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走向,并由此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