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中的穞生稻和江苏连云港穞稻是否野生稻质疑

来源 :纪念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ja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书中记载的野生稻除部分为栽培稻自生误记外,一般均非稻属(oryza L.)植物,而是稗属(Echinochloa L.)和菰属(Zizania L.)等禾本科植物.特别是菰属中的野茭白米,中外都有称为野生稻米的.江苏连云港穞稻的特征特性与地方品种有很多相似处,似与地方品种相互杂交分离的后代.由于古书中所载野生稻与江苏连云港穞稻都不是现今科学鉴定的野生稻类型,因此有些学者以此为据论证长江中下游为粳稻起源地,似亦不可能成立.
其他文献
  1993~1994年间,曾对高邮龙虬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探方T3830中属新石器时期的5个文化层中,有4个文化层淘洗出炭化稻米4000余粒。本研究从炭化稻米的粒型及探方T3929剖面土
会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大院文化”的传统和背景,比较不同时期大院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条件。以南京市为例,讨论大院对道路网系统和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以及“大院
  本文概述了有关稻种起源的主要论点,客观叙述了各种论点的论据,评析了它们的特点,可较为全面地了解稻种起源的不同观点。介绍了在划分稻种类型上有影响的分类方法及我国对籼
会议
  取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99份(籼稻49份,粳稻50份)。比较分析了由品种的酚反应、氯酸钾抗性和稃毛长综合计算的判别值Z1和由硅酸体形态计算的Z2,以及根据叶绿体DNA电泳谱
  对太湖流域6个新石器时期遗址的128份土壤样本进行植物蛋白石的定量和形态分析.就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进行初步探讨.植物蛋白石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早在8000
以某企业在研车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关联车身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关键薄壁件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拉延减薄、残余应力及等效塑性应变等历史信息对整车侧面碰撞仿真精度及有效性
以某型电动汽车为例,建立了整车以及台车有限元模型,经过整车侧碰分析后,通过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得到仅保留侧围的局部侧碰模型,能在保证仿真试验的结果准
  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性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探讨并建立了以硅酸体形态性状为
  来源于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作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
会议
  The origin of Asian common rice ( spp.indica,Oryza sativa ),especially of indica varieties i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Asian common rice includes two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