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白斑病(BWSD)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orang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2016年,笔者对浙江、河北、山东、江苏、天津五省市共9地区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细菌性白斑病(Bacterial White Spot Disease,BWS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的病原学、病理学研究.对150余口养殖池的调查发现,细菌性白斑病检出率达84.7%;感染对虾表现出类似于病毒性白斑综合征(WSS)的白斑,但对虾活力和生长基本正常,没有明显死亡现象.肉眼观察细菌性白斑病白斑与病毒性白斑综合征白斑相似,在光学显微镜下二者却显现出不同的轮廓和结构.细菌性白斑边缘在显微镜下呈锯齿状,白斑中心呈黑暗色,后期此处穿孔,实际就是虾壳被侵蚀穿洞.电子显微镜下,白斑中心黑暗区破损并有大量的杆状细菌集聚.细菌的分离鉴定显示,白斑中心区域的优势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使用市场销售的含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以及分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感染健康对虾,均出现了上述典型症状,故推测BWSD的发生可能与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含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有关.以上结果为正确区分BWSD与WSS,以及开展对虾健康养殖和相关病害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该发现为提高生态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国西南及青藏高原高原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和西藏5省区灌丛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基于5个省区187个县的415个样点调查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西南山地灌丛生态系统的碳库及分布规律,探讨了四川省山地灌丛叶片C/N/P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高寒地区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碳库的影响。同时,本报告还介绍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我国主要灌丛植物群落调查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近十年来,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野生动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的红外相机监测大多关注哺乳动物类群,而把记录到的鸟类物种作为兽类监测中的兼捕(Bycatch)记录。我们系统收集并检索了2005年以来,在国内使用红外相机技术的野生动物监测与研究所发表的中英文学术文献、报告、报道和部分未发表数据集共170多篇/份,从中提取并汇总鸟类多样性物种与分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