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对完全闭塞病变评价失真2例

来源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冠脉CTA凭借其无创、经济、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冠心病的筛查诊断,尤其是双源CT及多排(128和320排)CT的出现,扫描速度可达45cm/s,在1/4心动周期内即可完成冠脉成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冠脉成像质量及降低了受心率等条件的限制。虽然冠脉CT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93%以上,但仍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假阳性及未能真实反映病变情况。这些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不仅与硬件设备有关,还与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运动、以及病变的特殊性等有关。病例1冠脉CTA显示前降支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而冠脉造影显示为完全闭塞病变。考虑主要原因是由于闭塞病变较短、侧枝循环建立完善,闭塞远端血管对比剂逆向显影充分,从而显示为重度狭窄病变,未能反映完全闭塞病变的真实情况。病例2可见患者冠脉CTA错层伪象,由于患者存在频发室性早搏,故考虑为导致错层伪像主要原因。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结果,为慎重起见,选择下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最终经冠脉造影证实右冠断端为伪像。综合上述病例可见,由于病变的特殊性及各种原因,真正完全闭塞病变,冠脉CTA可显示为重度狭窄等非完全闭塞病变影像(我中心此类病例并不少见,我中心并成功利用此特点完成冠脉CTA指导下开通复杂CTO病变多例)。同时,断端远段血管显影良好的高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病变,有可能由于侧枝循环建立良好、亦有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成像而致伪影。为谨慎起见,在冠脉CTA表现特殊情况下,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应选择冠脉造影进一步评估冠脉病变。
其他文献
室速风暴、ICD风暴、交感风暴和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是同义语,国际上公认的定义为:24小时内反复发作室速/室颤或ICD正常放电≥3次,包括持续性室速,即室速持续时间>30秒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需要紧急处理终止[1].其发病率、死亡率非常高,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发作时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常疗效不佳,临床处理非常棘手.结合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而提高PCI术中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比伐芦定相较肝素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外一系列冠脉介入治疗指南已将其作为PCI术中Ⅰ类抗凝推荐[1,2].但因比伐芦定价格昂贵,导致在我国冠心病患者PCI术中的广泛应用受到最大阻碍,国内的相关研究亦较少见.本研究就比伐芦定在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既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血浆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性1-3.近年来,临床采用多种途径升高血浆HDL-C的浓度,但却未取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011年的AIM-HIGH临床试验4及2014年的HPS2-THRIVE临床试验5结果均显示烟酸能升高患者HDL-C,但临床主要终点事件却未减少.通过CETP抑制剂升高HDL含量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Torcetrapib6虽能使血浆HDL-C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研究[1]显示,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慢性心房炎性反应的发病机制并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二者关系研究与报道不多,而且不同学着观点与意见不一[2].本研究对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用13C呼气试验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测定,并研究hs-CRP、左心房内径等相关指标,探讨Hp感染、hs-CRP水平以及左心房内径大小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碎裂QRS波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可能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心电学新指标.推测由于心肌瘢痕导致了室内除极电活动的不均一传导,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新出现的R、R波切迹或S波粗顿-即碎裂型QRS波为其可能的形成机制[1].本文主要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伴fQRS和不伴fQRS以及fQRS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OMI患者
Introduction Clopidogrel, which irreversibly inhibits the 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platelet receptor P2Y12,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eventing thromboembol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会议
Frank征,亦称:Franks征、耳褶心征。最早由Frank ST在1973年提出,他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从而得到启示,对有耳垂皱褶者行冠脉造影,其中发现约90%患有冠心病。于是提出了诊断性的耳垂皱褶常能预示存在冠心病,并用以筛查和诊断心血管病变。且Frank征可能对于小于60岁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筛查性。Frank征的形成机制可能系耳垂长期血运障碍导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室性早搏发病率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其发病大概为1%至4%[1].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术.随着导管消融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的疗效不断提高,其适应症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三维标测系统的推出,更是让导管消融技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钠泵功能明显受损,而钠泵活性降低又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另外,钠泵信号通路障碍也是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因素。而地高辛抗血清能够与内源性洋地黄素结合,减轻其对钠泵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以后如果能够研制出起到钠泵保护作用或者激动钠泵信号通路的药物用于临床,这将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带来新的曙光。
介绍一例患者,男,62岁,一个月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器术前即发现频发室早,此次系因心悸胸闷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