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屏运输过程中对有效面的磨损问题

来源 :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进行长途运输的彩色玻屏,一直存在着屏外表面磨损现象.运输磨损伤的产生是由并面与没有铺设衬纸的瓦楞纸箱直接接触,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互相磨擦而产生的.只要保证屏面与瓦楞纸箱间有衬纸隔开,并尽量减少屏面与纸箱间的磨擦空间,即可基本上消除运输磨损伤缺陷.
其他文献
波特立水泥颗粒的尺寸分布和成分组成对水泥的水化、微观结构形成及水泥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和实验测试来对比研究水泥颗粒的分布对水泥各种应用性能的影响.初始研究的性能包括:化学收缩、界面的过渡带显微结构、内部相对湿度估计和自动收缩等.实验表明,对于较低的水灰比系统,粗粒的水泥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且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验对比,证明实验所使用的仿真模型能够很好地满足水泥性能模拟分
金刚石膜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已经在红外窗口、散热基板、各种刀具、耐磨部件等方面获得应用.金刚石膜的断裂强度、耐磨性是实际应用中金刚石膜质量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介绍了以三点弯曲法和金刚石膜刀具切削铝材实验对金刚石膜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性的研究.发现金刚石膜不同部位其断裂强度和耐磨性会有明显差别,例如:膜片中央约25mm直径内断裂强度为613MPa,靠近的环部(25-45mm内)断裂强度为734
TiO—白云母纳米复合材料属纳米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珠光效应.本文利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不同类型(单覆层、多覆层)的TiO—白云母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粉晶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所制备的TiO—白云母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直径在20-60nm之间,且颗粒均匀、界限清晰,表面平整.粉晶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导晶剂Sn
采用SHS/QP工艺制备了TiB-Fe叠层材料,确定了能成功制备叠层材料的陶瓷/金属层厚度比.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制备过程中陶瓷层中的Ti向Fe层进行了扩散,有利于界面结合.
本文讨论了TiB-BN复相陶瓷的霉变问题,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及激光拉蔓方法最终确认其表面的白色析出物是硼酸(HBO),它是由于在TiB-BN复相陶瓷烧结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氧化问题生成了三氧化二硼所致,这也是TiB-BN复相陶瓷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用X光衍射的方法对热压烧结的TiSiC材料的织构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TiSiC材料中主晶相为TiSiC,同时含有20vol℅的TiC作为第二相.TiSiC相具有很强的织构,其织构最强面为{104}面.在热压烧结过程中,TiSiC的基面倾向于不平行于热压面.而TiC不具有织构.
本文采用坩埚法研究了MgAlON-AlO系材料的抗渣性能,采用XRD物相分析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采用SEM+EDS研究了材料受渣侵蚀后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MgAlON的抗渣性能优于刚玉和刚玉-MgAlON复合材料.在MgAlON-AlO复合材料中,随着MgAlON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抗渣性能增加.
研究了CaO-AlO-BaSO系统物相变化关系.研究表明,该系统形成的主要固相包括CA、CA、BA、3CA·BaSO,气相有SO和O等.CA、CA和BaSO发生反应形成3CA·BaSO.而固相CA、CA、BA有两种形成机制:温度小于1350°C时,这些矿相由原料的组分之间发生反应而成;而温度大于1360°C的条件下,这些矿物由3CA·BaSO分解形成的.矿物3CA·BaSO的形成热化学可能表现为吸
本文采用固相烧成法制备了FeO-MnO-CuO-CoO体系红外辐射材料,测量了材料在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性能.采用XRD、EPMA、TG-DTA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发现FeO、MnO、CuO、CoO在烧成过程中形成立方尖晶石结构固溶体,使材料在较宽的波段内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应用FeO-MnO-CuO-CoO体系材料研制了新型红外辐射釉,在8μm~14μm波段内其红外辐射率达到
采用溶胶-凝胶法,于TiO中加入10~30mol℅SiO,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TiO-SiO复合薄膜.利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工艺参数如SiO添加量、热处理时间及薄膜层数对TiO-SiO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含量等是影响光透过率和光催化活性大小的重要因素.通过在TiO中加入10~30mol℅SiO,可提高光透过率,至30mol℅SiO,透过率相对下降;随SiO含量增加,光催化活性有所降低;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