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 :第七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6年8月进行心电门控M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4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两种检查相距不超过两周,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M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44例共176支冠状动脉血管中146支(83.1%)可用于影像学评价;各节段冠状动脉重建图像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显示率最高(94.7%);CAG发现狭窄冠状动脉血管50支,MSCTCA发现狭窄42支,误诊3支,漏诊8支。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93.9%。 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可靠、方便价廉的无创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肠套叠腹部平片X线征象的发生率、精确率及其对肠套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50例经空气灌肠或空气灌肠并手术证实为肠套叠患儿的X线腹部平片和500例类似年龄的有胃肠症状而无肠套叠的儿童的X线腹部平片征象作对照分析。结果:对肠套叠诊断可能有价值的几个腹部平片X线征象只在部分病例中发生,同时也可见于部分对照组者的腹平片。结论:腹平片对确诊肠套叠有一定限度;而空气灌肠为进一步确诊肠套叠的必要手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41/56),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中药艾迪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的作用机制、抗癌效果以及其治疗后对机体的影响,为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探讨新的给药途径。方法:(1)不同剂量的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实验:新西兰大白兔肿瘤模型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注射艾迪注射液0.3ml/次、0.5ml/次、1ml/次,每3天一次,共4次,末次注射后3天处死,观察各实验组肿瘤的增长率及坏死率。(2)艾迪注
目的:探讨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胸部平片与胸部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规胸片和胸部CT扫描资料。结果:胸片检查8例疑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60例漏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胸部CT扫描68例均明确为不同期肺结核并存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CT扫描扩张之支气管呈现"串珠状或枯枝样"征象。结论:常规胸片极易漏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胸部CT扫描对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显示具有十分重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诊断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0月因白血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8例。采用胸部X线和CT检查和复查。X线检查采用数字X光机(DR-2000Tm-G),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容积扫描方式,准值器宽度为16×1.5mm,薄层重建采用高空问分辨率算法,层厚2mm,层距1mm。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片
目的:探讨肺癌空洞的CT影像学特征,讨论其鉴别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对肺部空洞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空洞,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9岁。有7例术前误诊为肺结核空洞。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X线平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表现着重分析空洞的大小、部位、形态、边缘轮廓、空洞壁的厚度、密度及空洞周围肺组织改变。结果:21例均为单发结节空洞;空洞平均直径为34.5mm;以类圆形为主
本文探讨了H-MRS CSI的方法学及在正常脑的表现,研究了NPC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H-MRS CSI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分析了犬放射性脑损伤病理与MRS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的平扫,及15例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结果:48例不规则肿块,12例边缘见毛刺,圆形或椭圆形14例,4例占据整个乳腺,砂砾样钙化6例,13例有皮肤改变,12例见乳头内陷,28例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5例见远处转移。15例行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9例呈"快进快出"型,4例呈逐渐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
目的:应用MRI心肌灌注延迟显像所显示的高信号识别存活心肌和瘢痕组织,通过与TcmMIBI SPECT和F-FDG SPECT进行对比研究,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34名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拟行再血管化手术治疗。男性29名,女性5名,年龄58.02土9.77岁,接受心脏MRI及SPECT灌注/代谢成像检查。两种方法各划分5个等级,依据17节段分析法,分析34名
目的:探讨终末期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型心肌病(ARVC)组织学特点和MRI特征。方法:9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移植后离体心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男4例,女5例,年龄13~54岁,平均40.44±15.99岁。7例移植前行MR扫描。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所有心脏双室受累,右室腔显著扩张7例,大致正常2例。右室壁均显示严重透壁性肌肉丧失,其中3例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6例几乎完全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左室中重度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