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量板坯及热轧带钢

来源 :2006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ause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铸板坯宽度、热轧带钢宽度及平直度的在线测量非常重要.板坯的宽度及边缘形状:通过对宽度测量传感器增加扫描功能,LIMAB公司开发一个可以提供完整边缘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对于连铸及后面的生产工艺很重要.系统紧邻输出辊道、可位于切割设备前或后.该系统不仅适用于轧钢环境同时为传感器设计不锈钢外罩及提供的通风冷却.测量内容包括:板坯位置、边部轮廓、板坯宽度(多点测量)、板坯边缘厚度.结合精确的拉速和温度信息,系统还可测量板坯的长度及"冷却"度.该系统可测量板坯宽度700mm-2000mm.扫描速度250ms并最大可产生500个测量点.在一个宽度传感器的前后另外安装两个单点式传感器测量板坯的凹凸度.系统的优势在于:减少钢带卷未按技术要求生产时所产生的废品.增加宽度测量及控制.利用同一台计算机完成附加设备的功能-凹凸度测量.板带的宽度及平直度:安装于精整轧机出口端轧制线上方的传感器被设计同时可测量平直度和宽度.平直度测量的原理是基于光束长度传感器模型对于钢带垂直运动的不敏感性.宽度测量是由两个2D顶部照射传感器垂直对准产品的两侧实现的.根据不同的用途需求,系统可简易升级,通过多条光束测量产品的平直度.传感器的位置可自动调整适应产品的宽度从而在钢带宽度合适的位置上进行测量.实际中,系统在钢带宽度所选位置上测量5或7条光束长度确定平直度,2D传感器则执行边部和位置探测从而准确计算钢带宽度.系统的优势在于:实际光束长度的测量与钢带的振动和运动无关;模块易于维护和校准;宽度测量可作为附加功能共用一个计算机.
其他文献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生产的低碳钛微合金化钢获得了优良的力学性能,热轧板的屈服强度可达700MPa.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一系列钛钢[成份(质量分数%)为:C0.04~0.07,Si0.6,Mn0.6,P0.12,S0.01和Ti0.06~0.14的碳氮化物沉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高温生成的TiN和奥氏体区析出的碳氮化物,在CSP工艺条件下含钛高于0.06%的低碳钢都可能出现相间沉淀的碳氮
本文介绍了在包钢CSP生产线研制540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工业试验.采用C-Mn钢为原料,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试制5、6mm两种厚度规格540MPa级热轧双相钢,屈服强度365~375MPa,抗拉强度545~570MPa,断后伸长率>29%,屈强比<0.67,n值达0.21,r值达0.98;经汽车制造厂试用,制成汽车横梁和重型翻斗车护板等构件.
拥有薄板坯连铸的小钢厂已经成为那些常规板坯连铸钢厂的强劲对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薄板坯连铸工艺只需要较少的重新加热和轧制道次,因而更加经济有效.其他优势还包括:可以用热轧带代替冷轧带,工厂地域限制小.小型钢厂运输空间小,员工少,经常在精干的组织下就可运转.常规板坯铸机的一个优点是钢的质量好,特别是洁净度和结晶器卷渣量.然而,随着ABB电磁制动的引入,这种对于薄板连铸质量的担心已经大大减小.中国邯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上,针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对现场大量的工艺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化学成分(主要包括Ti、N、S)、板坯厚度、成品板厚、出炉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与强度的回归方程.通过统计技术对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拟合性分析,显示该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模拟研究了C-Mn钢变形及其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CSP工艺热轧汽车用钢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的最终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部分珠光体,平均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4-7μm.当冷却速率较低时,钢板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带状组织,当冷却速率较高时可以抑制带状组织的形成.当冷却速率进一步提高时,钢板显
基于A1温度以下碳析出行为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一种新的热处理方法-亚调质处理,即回火快冷(temper-rapidcooling).通过亚调质处理,使薄板坯连铸连轧HSLC钢ZJ330的屈服强度从340MPa进一步提高到410MPa左右,SPA-H集装箱板的屈服强度从410MPa提高到450MPa;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工程应用前景.
本钢1880mm薄板坯连铸连轧机,利用短流程板带温度条件好和轧机能力大的工艺设备特点,开发出厚度1.6、2.0mm集装箱板SPA-H,并实现批量生产.采用半无头轧制技术,实现了厚度0.8mm低碳钢的试生产.利用(2R+5F)具有中间冷却的工艺特点,实现了铁素体轧制和石油管线钢X65的开发.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压下量下珠钢高强耐候钢连铸薄板坯横截面的偏析和致密度情况.通过对压下量为5mm、10mm和不压下条件下C、Si、Mn、P、S、Cu、Cr、Ni、Ti元素在连铸薄板坯横截面上的分布分析对比以及铸坯致密度对比,发现进行液芯压下后C、Si、Mn、Cu、Cr、Ni元素在铸坯中不同位置的偏析改善显著,而Ti、P、S元素偏析改善情况不明显.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连铸薄板坯的致
比较研究了薄板坯连铸用二孔型水口和四孔型水口流场特征,水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水口的薄板坯结晶器流场均存在非稳定性现象.四孔型水口的上吐出孔在一个周期内间断性地吐出流体.提出了一种新的浸入式水口设计方案.根据薄板坯连铸水口的使用条件,制造了两种类型的实物水口,并进行了现场使用试验.使用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水口均稳定地实现了24炉连浇.
本文从早期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基础,重点讨论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开发,在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用户在优化结晶器铜板材料、冷却系统和特殊镀层的基础上提高浇铸质量和浇铸设备整体性能的可能性,为了把握发展趋势,本篇论文介绍了结晶器铜板浇铸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以及这种应力对高速连铸产生的影响等FEM研究信息,在这方面,本篇论文还报道了KME新开发的高级漏斗型结晶器(AFM)在生产中的一些现场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