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决定因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总体上存在着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和法律环境等都对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对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的测度是产业组织理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传统的研究主要局限在静态的确定性条件下的测度。然而,事实上,垄断者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外界环境,因此测度垄断者在不确定性下造成的福利损失十分重要。在对垄断势力的测度方法进行梳理后,采用垄断者的寻租模型,指出垄断者能否获取成功垄断地位并保持垄断租金流的不确定性,使原有的测度方法不再适用。因此,对风险规避型垄断者的垄断地位进行动态化处理,
本文分析了产业技能存量和技能禀赋制约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表现,针对以上问题,要突破技能约束,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可从技能供给和技能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因此,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立足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扩大就业,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垄断企业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价格,其市场行为受到很多的市场约束,只有那些具有可维持性的市场势力行为才会带来严重伤害竞争的结果。在垄断势力可维持性的影响因素中,经济性垄断往往是具有弱可维持性,行政垄断则具有强可维持性。反垄断法奉行的是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是以充分尊重和有效维护市场竞争体制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因此,反垄断执法应该采取有限目标和谨慎干预的原则。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质资本的沉淀费用不断减少,传统的市场进入壁垒也在不断下降,市场的可竞争性大大增强。在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威胁下,垄断企业无法成功实施其垄断势力获取高额利润,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才能维持市场份额。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制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应进行调整,关键是要从规制垄断结构转变为规制垄断行为。
知识与信息经济时代主导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模块化。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经济系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的边界是模糊的,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我们既不能要求企业必须按MC=MR定价,也不能盲目地反对市场竞争导致的垄断,因为组织模块化条件下有很强的可竞争性。
本文对以往的自然垄断理论内生一元化经营主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然垄断理论中的“一元化悖论”,在此基础上,针对经济发展中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现实,结合自然垄断理论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于多元化经营主体的市场结构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多元经营主体的市场结构将会导致厂商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有效链接。
银行监管对银行投资经理能力的识别是其管理的重要职能。本文首先基于项目状态好坏的先验概率与银行监管对投资经理能力的先验信息,包括经理是否能干的先验概率与其策略选择的先验信息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识别模型,然后根据贝叶斯法则给出了模型的若干重要性质,最后给出了投资经理能力类型的识别方法,并给出了实例计算。
本文在分析了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与东亚模式的比较,从产业政策的选择角度,分析了拉美模式存在的弊端,指出华盛顿共识所提倡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是无力解决拉美经济问题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政府只有通过推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发展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的完善,产业基础的巩固,并有机地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才可能实现本国的经济的发展。
本文运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对京、津、冀的工业结构进行了整体比较,并选择了对各省市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重点行业采用偏离份额法进行竞争力分析。文章认为,结合各地的资源要素禀赋,实行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内各工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是未来京、津、冀地区产业政策调整的正确选择。
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与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上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资本市场政策不成熟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系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