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分析的等离激元纳米量角器的实现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在纳米尺度上获取生物分子及纳米结构的空间构象成为生物学及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纳米尺子、纳米量角器等新概念由此衍生而出1,2.尽管近些年来有机荧光分子作为常用标记材料之一在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功,然而低亮度、不稳定、易漂白的缺点使得其在成像效果以及时效上具有局限性,部分荧光染料的光毒性也限制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贵重金属纳米材料能够在外部场激发下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并在共振频率附近产生强烈散射,同时无毒、稳定、不易被光漂白等特性使其在生物探测及纳米成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他文献
我们设计和使用超螺旋等离子透镜结构利用显微成像、傅里叶变换和数值模拟验证的方法开展了对其表面等离激元场中矢量涡旋光场特点及形成机理的研究。实验上,分别使用右旋圆偏振光和左旋圆偏振光对右手超螺旋结构和左手超螺旋结构照射,利用带有显微物镜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对SPP场进行成像并利用偏振片提取分量。通过对SPP场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做傅里叶变换,分别得到SPP总场及其X分量、Y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图样。在结
矢量涡旋光场是偏振态在空间上非均匀分布,相位在空间上呈螺旋状分布的光场。由于矢量涡旋光场的相位和偏振态在空间上奇异的的分布特性,因此矢量涡旋光场在光操纵、表面等离子体基元、超衍射、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是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LM)高效生成矢量涡旋光场。液晶SLM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而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会随加载的电压大小而在某一平面内变化,即当某一偏振方向的入射光
会议
分形是在1967年由数学家芒德勃罗(B.B.Mandelbrot)提出的几何概念[1],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并且已经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拥有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光学领域,激光偏振态的调控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2],偏振态空间变化的矢量光场在光学超衍射极限、光学微操纵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拥有众多的应用.
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纠缠双光子对(信号光和闲置光)具有很好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把一个待成像的物体放置在信号光一路,并用一个不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单像素点探测器(D1)收集所有经过物体的信号光。闲置光子不用经过物体,直接用一个具有空间分辨率的探测器(D2)来探测。把探测器D1和D2的电信号做符合测量,即可得到物体的像。
我们将1560.50nm激光单次穿过两块PPMgO:LN晶体通过级联倍频产生780.25nm激光.780.25nm激光对准铷原子的D2线,可用于铷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相干操控、高分辨光谱等实验.当输入1560.50nm激光的功率为13.15W时,可以得到3.53W的780.25nm倍频光,倍频效率为26.8%.然后将所获得的780.25nm倍频激光与残余的1560.50nm基频激光单次穿过和频晶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天线可以突破光的衍射极限实现纳米尺度光调控,是纳米光电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电磁理论框架下,纳间隙的电场增强随着间隙的减小而增大,同时体系的共振频率也将持续红移.然而,当颗粒间隙减小至亚纳米量级时,电荷的量子隧穿效应,以及金属表面电子云间的重叠将使纳米天线的光学性质偏离经典模型的预期1.
通过在法布里-珀罗(Fabry-Pérot,FP)腔中使用透射率波长依赖的反射镜,实验上获得了单向输出的单模量子点激光。理论模型成功解释了单模激光的产生机制,并与实验结果吻合。理论分析表明,随着FP腔输出反射镜透射带宽逐渐变窄,FP腔输出共振峰的数目会减少。当输出反射镜的透射带宽小于FP腔的自由光谱区范围时,只有位于透射带宽内的单个共振峰被输出。因此,可以在大腔长下实现单模量子点激光输出。
光束在各向异性单轴晶体中的旁轴矢量传输理论[1],我们研究了杂化偏振矢量光场在单轴晶体中垂直于光轴方向的传输特性。理论上,我们推导出杂化偏振矢量光场在单轴晶体中传输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分析,我们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对杂化偏振矢量光场的对称性和偏振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杂化偏振矢量光场在单轴晶体中的强度分布、偏振态分布以及自旋角动量分布与光束尺寸、传输距离以及单轴晶体的ne/no有密切的关系。
We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the precision of tilt measurement using high-order Hermite-Gauss modes and demonstrated the tilt measurement using TEM10 as the signal mode with optimal balanced homodyn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