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左心室刀刺伤伴左下肺粘连的抢救护理体会

来源 :2017年广西护理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穿刺伤是胸部外伤中急危重症,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危重,一旦抢救不及时,60%~80%的病人即可在伤后短时间内迅速死亡而失血性休克与急性心包填,塞是造成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及早诊断、不失时机的手术治疗并配合恰当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14年11月12日,本院急诊科成功救治护理了一例左心室刀刺伤伴左下肺粘连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传染病医院急诊科艾滋病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急诊科按艾滋病急救护理常规接诊救治的艾滋病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实施风险管理后急诊科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9%,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1.32%,差异有统计
目的:采取两种不同方法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在急诊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按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1例重度马蜂蛰伤孕妇的急救护理经验,探讨马蜂蛰伤孕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为马蜂蛰伤孕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马蜂蛰伤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及时抽吸毒液,进行全身水疗和碱化尿液等措施,患者无死胎、流产并康复出院.结论:对马蜂蛰伤的孕妇在治疗上应及时清除毒素和全身水疗为主,药物为辅,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分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总结相应防范对策,制定院内转运护理指导路径,以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危重患者安全.
目的:观察与探究急诊护理对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的急诊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等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48小时病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指导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本院治疗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与心电监测、疼痛护理、吸氧、溶栓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以及开展饮食指导、建立规律作息制度、保持大便通畅、康复训练指导、普及疾病相关知识等健康指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70例患者中好转54例,治愈16例,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有所缩短,治愈率提高
急诊科作为医院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最重要的科室,如果急诊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抢救护理,就会致使患者丢掉生命或是贻误病情,导致患者出现致畸、致残等严重病患,出现这种病患主要因为急诊患者具有危、急、重的特征.实践告诉抢救的成败不仅与病人的病情、医生的业务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更与急诊科护士的抢救意识(也就是对抢救分秒必争的时间概念)和技术水平与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护士的作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程中能够敏
目的:探讨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对体系在护理应急队员能力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危机管理理论的内涵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制定应急预案以及护士应对能力培训等一系列的措施,构建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对体系,并通过分析护理应急队员培训前后灾害护理能力的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对体系在护理应急队员能力准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培训后,灾害护理能力总分,灾害预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发病后得以有效的院前干预,并得以安全的转运.方法:通过对我科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资料与回顾分析,总结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前安全转运.结果:患者无一例死亡,均能及时安全转运回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结论:有效的院前干预和安全转运,可以提高AMI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生的临床教学模式,以提高护生在临床的沟通能力.方法:采用示范模仿式、任务导向式、自学体验式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仿老师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情景演练提高护生与患者交流时的应变能力.结果:护生与患者的主动沟通意识、倾听患者诉求的能力、沟通时的随机应变能力均得到了提升.结论:经过了全面化、系统化的护理教学后增强了护生们在工作中的自信心,提高了护生与患者的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