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礼俗仪式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礼俗文化从一开始就与道德、法权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社会阶层必须严格遵循不同的礼俗仪式.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等级森严的礼俗仪式,就是服从了专制统治秩序和法权.隆重的开学仪式是《学记》中的重要内容,皮弁祭菜、《宵雅》肄三和卜禘视学等,都体现出古代人对祭祀等礼俗仪式的重视.礼俗文化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历史渊源.从学理上重新建树礼俗文化的知识系统,是深化中华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在文化研究中要凸显生活主题,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
其他文献
有清一代,为汉族移民传承与建立中国文化于台湾的最重要的阶段,而清代台湾的初等教育义学及土番社学乃是台湾文化的根源.清代台湾义学的创办,被视为"海疆之盛举",清朝统治者
清代,伴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统一,在统治政策上,始终加紧推行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方咯.于是,推行儒家教化、整合边疆民族文化,被清朝统治者看作实现内地与边疆一体化进程的重
会议
近年来,"上大学无用论"在社会上部分人群中大肆流行.过去,孩子上大学是家庭的骄傲,是乡亲的光荣,大部分人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自己孩子上大学,那时候大学生被誉为"天之娇子".如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过"寻根"热,九十年代再次掀起"国学"热,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对传统文化及国学的探讨又呈现一种热潮,并且民间在国学教育方面做了
会议
墨家是先秦四大显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派别之一.墨家以其"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创性教育宗旨,极为强调教育对发展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将"农与工肆之人"作为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
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目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两方面来看,在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茶文化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古代茶文化可以丰富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教育思想系统完整,特色鲜明:他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作为教育目的;他提出了全民教育、法治教育、以教行义、环境育人等先
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不断提高,如何阅读经典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儿童经典教育需要教育者具备价值意识.用价值教育的眼光观之,经典教育需要对传统经典文本进
传统文化教育当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的课程研究非常欠缺,无论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理论还是实践都亟待加强.本研究以小学低年级段为例,对中华经典教育的
审美教育是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南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是学校审美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利用江南传统文化加强中小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