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穿孔型真胃溃疡伴低血钾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我们接诊了一例患病奶牛,患牛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真胃触诊疼痛,粪便干黑,有潜血,同时心搏动异常,心音传导性增强且四肢肌无力,根据尸体剖检我们综合判断患牛为穿孔型真胃溃疡并发低血钾综合征.治疗体会:病初,以改善胃肠功能为主;中期对症治疗,以口服、静注补钾为主;后期患牛全身症状明显,以抗菌消炎为主.
其他文献
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是藜科虫实属的一年生植物,经测定是一种营养成分良好的饲用植物,尤其是粗蛋白质含量达17、6%,铁含量达1075 mg/kg,根据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其主要有毒成分是皂甙,中毒家畜用石腊油、食用植物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反刍月形单胞菌营养液和厌氧血琼脂(CDC)培养基从瘤胃液中分离反刍月形单胞菌,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和16S rRNA基因探针技术对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和遗传特性进行鉴定,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反刍月形单胞菌.
将16只藏系绵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每天以10 g/g·BW的量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组Ⅰ、试验Ⅱ和试验组Ⅲ每只羊分别投服"疯草灵缓释丸"1丸、2丸和3丸,对照组不投服.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出现棘豆中毒症状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前及试验期间每7 d采血1次,做血清酶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16~21 d出现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出现症状的时间
目的: 探讨镉对鸡脾淋巴细胞膜磷脂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分离鸡脾淋巴细胞为试验对象,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 CdCl2,培养12 h、24 h、36 h、48 h、72 h后,提取细胞膜,用荧光偏振法检测细胞膜的流动性,抽提膜磷脂,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和测定鸡脾淋巴细胞膜磷脂的组成.结果: 加镉组PC和PE的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SM和PS的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细胞膜荧光
研究奶牛各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mRNA丰度对于认知胰岛素受体的生理学作用是很重要的.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新生犊牛中枢和外周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InsR基因在肝脏、皮下脂肪、半腱肌、胰、肾皮质、脾、心、肺、下丘脑、肠系膜淋巴结、主动脉、十二指肠、结肠、垂体、大脑皮质、小脑皮质都有表达.肝脏、半腱肌、下丘脑、胰、主动脉、垂体中胰岛素受
分离四周龄C57雌性小鼠的脾细胞,加入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鼠重组白介素-1α(IL-1α)]体外培养,同时加入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可溶性NF-κB活化子配体(sRANKL)以区别RANKL/RANK/OPG机制.采用形态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检测鉴定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
本文对奶牛乳清和血清中的各种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从自由基代谢的角度分析了乳腺的自由基代谢特点和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综合分析试验结果,乳腺组织本身抗氧化能力较差,但机体的保护性代偿能有效维持乳腺分泌细胞的正常分泌;而阳性牛体内发生了过度的过氧化反应,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已不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及代谢产物,以至于过多的氧自由基对乳腺上皮分泌细胞细胞膜造成了严重损伤,从而引起乳腺细胞
以MDCC-MSB1为研究对象,在体外经终浓度分别为0 μmol/L、2 μmol/L、4 μmol/L和8 μmol/L As2O3作用24,48和72 h后,用MTT法检测As2O3对MDCC-MSB1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hodamine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ψm变化.结果 显示,As2O3能抑制细胞生长,引起典型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凋亡指数逐渐增高,同时伴有△ψm
为探讨钉螺与血吸虫尾蚴之间的相容性,本试验将阴性钉螺与阳性钉螺在同一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情况对比,培养时间为180天;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尾蚴逸出情况;用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小鼠,每只小鼠感染尾蚴100条,40天后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灌注冲洗,收集成虫计数.结果 显示:①阳性钉螺死亡高峰推迟,生存时间延长.②在0-40 ℃之间,尾蚴均可以从钉螺体内逸出.③接触法感染后,小鼠体内平均检获到41.4条成虫,从
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分别与靶细胞和免疫细胞结合,引导免疫细胞定向杀灭靶细胞.BsAb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BsAb 3个发展阶段,其中,基因工程BsAb与以往鼠源性BsAb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目前已有一些BsF(ab)2和diabody等类型BsAb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