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汉果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菌物学会2006年西藏林芝联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病是制约罗汉果TTC AATG 3,PP(-)5CTC TCA TTC YAA GAG GCT C 3,预期产物为1.3kb;ZYMV引物:Zp(+)5GCA GTG CTY ATA ATC MGR TC 3,ZP(-)5GTG AGA GGC TCA CAC TAA AGC 3,预期产物为1.8k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病原鉴定结果表明,田间病株多由PRSV、ZYMV和WMV二重或三重复合侵染引起,宿根苗病株率高于组培苗.受病毒感染的植株,果实数量减少,果实变小.
其他文献
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是威胁柑橘生产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经过引物设计、改变退火温度、镁离子浓度、酶用量等措施建立并优化了CTLV的一步法RT-PCR
在保定市郊区温室中进行4种制剂化的新化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开始喷药,共喷药4次,间隔期7天,用药液量为900L
鼠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近年来受害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末期增加80%。主要害鼠有黑线姬鼠、黄毛鼠、黑线仓鼠、大仓鼠、鼢鼠、沙鼠、达乌尔黄鼠、花鼠、板齿鼠、褐家鼠、黄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常年在水稻上的种群比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出现得早,但密度较后两者都低,对水稻的直接损失较少,而且种群增长的密度制约效应很强,天敌作用
虫草周围环境存在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对该区系的了解有可能为实现冬虫夏草的全人工栽培提供帮助.本文对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米林、贡布江达、林芝等地的冬虫夏草的微生物的分
近年来,山西省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严重发生危害,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概况、初步分析了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提出了控制丝黑穗病的有效措
目前,植物蛋白激发子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热衷研究的内容,本文概括了植物蛋白激发子的定义,综述了它的研究现状并且具体从过敏蛋白、隐地蛋白、激活蛋白及其他相关蛋
本文采用单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一种新的快速、经济的RNA硅粒吸附提取方法建立了CMV的快速检测体系.用本法与DAS-ELISA法对我国湖南和海南主要辣椒产区的带毒情
本文报道我国炭疽菌属7种,其中:国内新记录2种,已知种新寄主植物1种,地理新分布1种,已知种3种,其中:常春藤炭疽菌,博宁炭疽菌有描述和插图,其余为名录记载.
本文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的两个株系MSA与MSB为材料,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评价其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MSA、MSB虽总体上略降低稻田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