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免疫效应分子的表达特征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免疫效应蛋白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感染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根据感染状态患者分为肝功能正常高病毒复制组、肝功能正常低病毒复制组、肝功能异常高病毒复制组、肝功能异常低病毒复制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的免疫效应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感染状态的相关性。 结果:肝功能正常/异常的高病毒组的CD4+T细胞分泌的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异常高病毒组CD4+T细胞分泌的IFN-r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高/低病毒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组CD4+T细胞分泌的PF、GrB、GNLY相比无明显差异;CD4+T细胞表达的GrB、IFN-1,、GNLY两两相比呈正相关,PF和GrB呈正相关。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的炎症因子TNF-α、IFN-r 与病毒的复制水平及肝脏损害密切相关。HBV持续感染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机体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细胞免疫是机体清除病毒的主要机制,免疫细胞被激活发挥免疫效应时,表达穿孔素(PF)、颗粒酶、颗粒溶素(GNLY)等[2]多种免疫效应蛋白,进而对靶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同时免疫细胞也合成细胞因子,参与多种免疫反应。TNF-α和IFN-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增强NK和巨噬细胞活性、促进T、B细胞增殖分化等功效。因此,本研究以不同感染状态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研究细胞免疫与感染状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感染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DCQT)对内毒素血证小鼠肺、肠关键信号分子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方法:应用LPS 10mg/kg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内毒素血证模型,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肺、肠组织HE染色切片的病理学变化,应用liquichip芯片检测肺、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研究toll样受体4(TLR4)的转录与表达,分
目的:1.观察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可能现代医学机制;2.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肥大细胞与D-IBS的关系。方法:1.选择符合肝郁脾虚型D-IBS诊断标准的病例30例,设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并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前后根据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
目的: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采用番泻叶结合束缚-应激法复制脾虚肝郁型大鼠IBS模型,探讨脾虚肝郁型IBS的发病机制及辨证的客观依据和痛泻要方干预IBS的分子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先予10g/kg番泻叶液每日一次,连续2周;2周后在灌服完番泻叶煎剂后加用宽胶纸束缚两前肢1小时,再持续2周左右。自第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颗粒抗肝纤维化药效学作用。方法:取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肝纤维化模型组(A组)、复方鳖甲软肝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壮肝逐瘀颗粒小、中、大剂量组(D、E、F组)、正常对照组(G组)。造模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次/天。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予正常饮食。观察6周后,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壮肝逐瘀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可明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颗粒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最大可灌浓度、最大体积的壮肝逐瘀颗粒溶液1d内灌服小鼠2次,测定最大耐受量,并推算出相当临床人用量的倍数。以高、中、低剂量的壮肝逐瘀颗粒溶液经胃灌服大鼠,每日2次,连续91d。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常规、网积红细胞、凝血时间、骨髓有核细胞、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停药21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1d内2次经胃灌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
目的:评价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HA、PCⅢ、LN和Ⅳ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BVDNA阴转者降幅显著大于未
脂肪肝是因脂质代谢紊乱,致使肝细胞内脂肪积聚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本病临床多发,据估计,人群中约有25%的人可发生脂肪肝,患脂肪肝后肝硬化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7倍,故积极有效治疗脂肪肝尤显重要。笔者自2006年以来,应用降脂复肝汤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脂肪肝80例,并与单用丹参滴注液治疗脂肪肝65例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对L-Arginine所致SAP大鼠的腹水、病理组织学及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以L-Arginine腹腔注射建立大鼠SAP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安胰颗粒颗粒大、中剂量组和IL-10对照组,检测腹水,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安胰颗粒大、中剂量组、IL-10对照组均能显著减少SAP大鼠腹水量,明显降低胰腺病理组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分别于造模第1、2、3天及1、2、4、8、12周各组取大鼠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含量。结果:芪术颗粒组VEGF mRNA表达量在1、2、3天及1、2、4、8、12周时间点依次为
目的:观察柔肝抑纤饮及其加用二至丸在抗小鼠早期肝纤维化形成方面有无差异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组:A组(正常组):C组(吡喹酮组);D组(柔肝抑纤饮组):E组(柔肝抑纤饮+二至丸组)。除A组外,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HE染色,VG染色,电镜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ALT、ALB。结果:D、E组肝脏病变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而以E组减轻更加明显,肝窦的完整性和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