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大静脉远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

来源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shiho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大静脉远端(DGCV)移行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征(ECG)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 研究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46例DGCV不同部位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分析DGCV不同部位PVC/VT的体表12导联ECG、腔内靶点图特征及消融时的注意事项。根据标测及消融结果分为4个亚组:心大静脉远端1 (DGCV1)组、心大静脉远端2(DGCV2)组、前室间静脉近端(PAIV)组和心大静脉远端延伸支(EDGCV)组。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23岁,因"胸痛8小时"于2014年7月7日10:00急诊拟"胸痛原因待查:心肌炎?"入院.患者8小时前在家中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处疼痛,伴胸闷心悸,自觉四肢乏力,进食糖水后未见明显缓解,无黑朦晕厥史,无返酸呕吐,无肩背放射痛,无气急,无四肢活动障碍,约1小时后来本院急诊,床边心电图提示:V2-V5ST段压低0.05-0.1mv,Ⅱ,Ⅲ,AVF轻度弓背向下抬高,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见
目的:探讨邻近右侧希氏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结果.方法:72例经电生理检查与消融治疗符合邻近右侧希氏束的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PVCs/IVT)纳入本研究,分析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起源部位、手术时期、标测方法等对消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邻近右侧希氏束PVCs/IVT的QRS波群时限较窄,多数在0.14s以内,在下壁导联中一般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导联有s波,希氏束上方起源者在V1常呈rS
起源于左心室前乳头肌的室性早搏较为少见,由于乳头肌结构的特殊性,消融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成功率低.本院最近对一例起源于左心室前乳头肌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术,现报道如下,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探讨左心室前乳头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消融技术要点.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反复胸闷气闭4年,晕厥2次,再发6天"入院.4年前开始每于劳累等时出现胸闷气闭,休息可减轻.发作时感乏力,伴头晕,曾晕厥1次,无胸痛,无咳嗽咳血,无发热畏寒,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律失常".平素未规律服用相关药物,此次以6天前饱餐后胸闷气闭再发加重,感阵发心悸,伴头晕,感乏力,期间晕厥1次.家族史中1儿子有"心肌病",未正规诊治.入院后常规体表心电
目的 观察丹蒌片对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炎症因子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VOT)间多通道传导现象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2006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1409例,其中1019例起源于心室流出道(VOT)及邻近结构(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窦、左心室流出道及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仅5例符合VOT间存在多通道传导现象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结果:表现为左心室流出道(LVOT)起源PVCs经LVOT及右心室流
目的 探讨体表12导联心电图V1呈qrS或QS型伴下降支有顿挫的流出道(VOT)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起源、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以下简称消融)结果.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44例在V1呈qrS或QS型伴下降支有顿挫且射频消融成功的VOT PVCs/VT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0例,年龄50.27±14.78 (23~74)岁.所有患者经X线或三维标测证实有
目的 探讨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LVOT)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s)经右心室流出道(RVOT)优先传导的电生理现象及其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9例特发性心室流出道(VOT)起源的PVCs,男11例,年龄50.10±12.62 (31~72)岁,病程23.4±12.6(8~36)月,所有患者完成标测与消融,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及腔内电图的变化规律.结果 19例均消融成功(成功率100%)
目的 探讨邻近房室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间隔部起源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Cs/I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6例邻近房室环间隔部起源的特发性PVCs/IVT,男40例,年龄55.93±18.32 (12~84)岁,其中73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其PVCs总数21582±8331 (8916~37618)次/24h,在DSA透视下及三维标测系统EnSite
目的 探讨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心内膜与心外膜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I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4例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心内膜与心外膜的特发性PVCs/VT,男30例,年龄56.06±14.73 (21~81)岁,病程1.91±1.24 (0.5~3.5)年,其中42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其PVCs/VT总数25701±9294 (1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