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癌分子细胞遗传学变化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惟胃癌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变化。 方法: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ehybridazion,CGH)检测原发性胃癌DNA拷贝数变化;用六个微卫星位点分析胃癌18q21杂合性丢失(loss ofheterozygosity,LOH),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检测18q上SMAD2、DPCA和DCC三个抑癌基因的突变;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q上ZNF217、BTAK和CAS三个癌基因扩增情况。 结果:CGH发现胃癌常见扩增区域(>20%)有8q,20q,17q,3q,7q,11q,13q,1q和20p,高水平扩增区域有8q,1q21-25,3q26-29和16q11-13。常见丢失区域(>20%)有17p,18q,5q,8p和9p。18q21上六个位点中至少一个位点出现LOH的频率为78%(39/50)。D18S450LOH发生率最高,达48.9%,最小共同丢失区位于D18S450和D18474问。18q21 LOH多见于淋巴结转移和TNMⅢ期和Ⅳ期胃癌病人。胃癌中SMAD2和DPCA无突变,DCC突变率为24.49%(12/49)。胃窦部癌DCC突变率高于胃体和贲门部癌,TNMⅢ期和Ⅳ期胃癌突变率高于TNM Ⅰ期和Ⅱ期。ZNF217扩增率为11.36%,多见于直径≥5 cm和肠型胃癌。胃癌中BTAK和CAS基因相对拷贝数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扩增率分别为16.67%和29.73%。CAS扩增多见于淋巴结转移者。 结论:原发性胃癌中有多处染色体区域发生DNA拷贝数畸变,这些区域中可能存在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定位克隆胃癌相关基因的候选区域。胃癌中18q21存在高频LOH,在D18S450和D18S474间有一最小共同丢失区;胃癌中SMAD2和DPCA很少发生突变;DCC可通过突变而失活。20q上ZNF217、BTAK和CAS癌基因可能在部分胃癌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内分泌治疗是乳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学者Beatson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在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乳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在改善晚期病人的生存、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同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末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同样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中国大陆京、津、沪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在基础研究方面,笔者已经知道某些遗传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会明显的增加;而新型的多基因分析手段——“基因芯片”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的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更值得
目的:总结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不同类型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期间,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不同类型肝癌共183例,46例结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114例同时行P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全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22%、63.62%和43.88%。按肿瘤最大直径分组,A(直径≤3cm)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00%、77.85%和61
目的:探讨我国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连续施行的17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对其中原发性肝癌62例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6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随访1-39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6.45%),存活病例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31%,41.38%及58.06;1、2、3年生存率
目的:端粒酶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尽管端粒酶能够在70-90%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检测到活性,但是它的活性与恶性肿瘤病人预后的关系仍旧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端粒酶的核心组分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t4ptasehTER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评估完全切除术后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1999年9月至
近30多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肝癌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明显增多,加以手术经验的积累、围手术期处理的改善,使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预后改善。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介入治疗兴起后,近20多年来各种非手术疗法层出不穷,并且都有一定的疗效。相信将各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形成综合治疗,必能更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综合治疗是各种治疗方法的组合。而治疗方法的选择最主要的仍取决于病期的早晚。病期早的可
在我国大肠癌是逐年增加的恶性肿瘤之一。就其发病部位来看约60%位于直肠,因为直肠的特殊解剖、生理、病理及生物学特征,其外科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的一些问题学者们已取得了共识,但也有一些问题尚存在分歧意见。广泛开展讨论,对统一这些问题的看法,规范直肠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直肠癌与其他的癌症一样,其外科治疗应该实施根治术,而直肠癌的根治术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目的:分析位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3月外科治疗的63例胃GI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加以随访,着重分析手术切除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所有参数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应用Ka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切除时使用吻合器的外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0年间直肠癌前切除的10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吻合器患者(A组)和未使用吻合器患者(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使用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每年的手术例数从1983-1987年间的5例/年上升至1998-2000年的147例/年。两组间有关临床指标比较如下:(1)TNM分期O/Ⅰ/Ⅱ期比例(A组:B组=53%:62%)
从正常细胞发展到恶性肿瘤常常需要经过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期间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这是一般称之为癌变的过程。在这漫长的癌变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在癌变之前是否有癌前病变阶段,如果存在癌前病变,它与癌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控制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能否最终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这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就肿瘤防治的新挑战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