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材料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2017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ao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医用可降解锌合金的体外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方法 用细菌比浊仪把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别与LB培养基混合调节浓度至1.0×108CFU/mL,在二氧化碳恒温箱内37℃下培养24 h,作为细菌原液;各取相同尺寸锌合金与钛合金棒,打磨、除去表面氧化层,在100%乙醇、蒸馏水中超声波震荡洗涤,后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于LB培养基中共培养,培养0、2、4、6、8、12、24、48、72 h后分别用酶标仪测定其在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2)将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置于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固体培养平板上,培养24、48 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3)不同浓度锌合金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培养1、5 d后观察细胞形态,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相对增值率(RGR).(4)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细胞)接种于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表面,培养2 d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情况.结果 不同时相点,大肠杆菌加锌合金共培养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单纯大肠杆菌培养组、大肠杆菌加钛合金共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不同时相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加锌合金共培养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单纯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钛合金共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可降解锌合金周围出现抑菌圈,培养24 h后,锌合金圆柱体周围(4.38±0.40)mm范围内无菌落出现,培养48 h后锌合金圆柱体周围(4.75±0.44)mm 范围内无菌落出现,培养24、48 h的抑菌圈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31),而钛合金周围未出现抑菌圈.不同浓度锌合金浸提液培养组L929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状况良好,CCK8检测提示不同时间点各浸提液组细胞相对增值率均大于75%,细胞毒性为0~1 级,细胞毒性安全性合格.MC3T3-E1 细胞能黏附生长于锌合金与钛合金材料表面,细胞形态与钛合金组相比未见异常.结论 锌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毒性安全性合格,细胞能在其表面黏附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多为高处坠落或车祸所致,病人在短时间内往往不能接受,同时截瘫会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完善、细致的护理,各种截瘫并发症的发生会使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1],因此护理工作及早期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通过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的讨论和分析,探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的新的理念和完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病例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00例颈椎骨折患者护理方
报告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妊娠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合并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基础护理,血液净化的护理,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护理,预防感染和心理护理。经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6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目的 开放性骨折可伴有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危害极大,早期清创及血管神经探查非常必要,探讨如何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开销。方法 通过运用VSD负压吸引技术促进创面愈合及对患者的护理。结论利用VSD负压吸引吸引装置对患者的恢复及预防创面感染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期缩短,创面未发生感染,伤口愈合良好。
目的:分析研究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制定巧法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术后发生尿潴留的72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诱导方法,实验组采用巧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改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36例中经常规物理诱导干预无效需重新留置尿管的患者12例,有效率66.67%,实
会议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27例。结果:迅速清除毒物,早期给予洗胃、催吐、导泻、心理护理等急救及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的 回顾我国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效应的研究,定量分析空气污染物(PM10、PM2.5、NO2、SO2和O3)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系统收集1989年至2014年在PubMed、SpringerLink、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效应的研究文献,总结该类研究在我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在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气道支持对大咯血患者抢救成功率、出院生存率、致残率的影响.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2例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8.75%(22/32),出院生存率为45.45%(10/22),伤残率为60%(6/10);32例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7.50%(28/32),出院生存率为67.86%(19/28)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50例心肌梗死患者治愈46例,转院2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结论 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目的 探讨早期行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 年1 月至2015 年2 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时的APACHEⅡ评分、前清蛋白与血清清蛋白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 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对一起群体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件的进行调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6年11月发生在山东某地的一起群体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对3例重度溴甲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事件是一起突发群体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件,缺乏职业培训及违规操作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3例患者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过综合抢救治疗2例死亡,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