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间接测定异亮氨酸及异亮氨酸锌配合机理的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异亮氨酸与ZnS反应生成可溶性配合物中的锌离子含量,经最佳测定条件选择,建立了AAS间接测定异亮氨酸的方法.研究指出:pH=9.6时,形成的配合物是由Ile±、Ile-与Zn(OH)2组成;pH=8.4时是Ile±和Ile-与Zn(OH)2、Zn(OH)+共同作用形成.
其他文献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直径约为100 nm的Cu掺杂ZnO纳米线阵列.发现非磁性的Cu离子掺杂在六角纤锌矿结构的Zn1-xCuxO系列纳米线中诱导了明显的室温铁磁性,同时发现样品真空处理后的磁性增强预示着氧缺陷浓度对样品的磁性亦有重要影响.
本项目提出了在室温下利用水合肼还原CuSO合成平均直径为550纳米的单壁Cu2O空心纳米球和在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的条件下合成平均直径为860纳米的双壁Cu2O空心纳米球的新方法.用TEM和Raman等对Cu2O空心纳米球进行了表征.
毛细管成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技术,可用以测量非均匀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一维空间分布.以充入透明液体的毛细管构成柱透镜,通过测量光学成像系统的放大率,计算出毛细管内待测液体的折射率,测量精度可达0.000 2,对折射率分布的空间分辨率可达0.05 mm.将该方法用于确定蔗糖在纯水中的液相扩散系数,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值的平均偏差为1.32%.
本课题以湿法炼锌厂除铁所产生的黄钾铁矾渣和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结合湿法冶金、无机化工和磁性材料等学科的理论,运用直接共沉淀法,综合回收黄钾铁矾渣中的Fe、Zn和废旧锌锰电池中的Fe、Zn、Mn,探索了一条由废弃物直接制备软磁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工艺方法.
利用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端基琥珀酰亚胺酯化嵌段共聚物SuO-P(PEGMA)-b-PS.SuO-P(PEGMA)-b-PS在水中自组装成球形胶束,表面分布有琥珀酰亚胺酯基团.利用氨基与琥珀酰亚胺酯的反应,将蛋白质缀合到胶束表面,得到生物功能化胶束.
本项目研究的对硝基苯甲醛催化氧化制备新技术,以氧气为氧化剂,通过开发新型催化剂活化分子氧与抑制过度氧化,实现了对硝基苯甲醇高效、高选择性氧化.在80℃、0.4MPa氧压下,反应12h,对硝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100%,对硝基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产品收率达95%以上.
将4-氨基-1,2,4-三氮唑与三种芳醛反应得到三种席夫碱配体,用溶液法将配体与金属Ce、Ag、Zn配位得到了四个化合物的单晶.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零维结构,化合物2为二核结构,化合物3为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为一维链状结构且呈现良好的荧光性质.
分析了空气—玻璃界面反射光的光自旋霍耳效应产生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成分的横向分离,采用微弱探测方法测量了纳米量级的微小位移,实验结果与理论很好符合.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荆,过硫酸钾引发羧基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得含共价氮高吸水树脂,氨水中和后得到含离子氮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反应务件及产物吸水性能.结果表明其性能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
基于普通单模光纤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短光脉冲压缩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在超短光脉冲压缩系统和传输系统中的频率啁啾补偿,模拟了自相位调制(SPM)效应对色散补偿的影响并分析、阐述了其作用机理.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3篇,参加学术会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