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母胎界面HIF-1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来源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照研究正常足月新生儿和FGR患儿母胎界面HIF-1表达,探讨HIF-1及其靶基因在FG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ELISA法检测两组母血、脐血、胎盘母面及子面组织匀线计算各种物质的含量;对两组多聚甲醛固定的胎盘组织经石蜡包埋浆中的HIF-1含量并进相对照分析,检测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HIF-1的含量,组织标本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染色后,检测HIF-1在胎盘母面及子面的表达,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利用图像分析仪对显示强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标本细胞内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IVIG对心脏的保护作用,IVIG是否可以通过调节miR-1/133的表达来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miR-1/133组、IVIG组及miR-1/133+IVIG组。喂养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HE染色观察,TUNEL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各组小鼠Bcl-2、Bax、Ca
目的:探讨miR-1、miR-133是否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保护。方法:建立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心肌炎+miR-1/133mimics组、心肌炎+miR-1/133 NC组。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小鼠心功能EF、FS;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心肌miR-1、miR-133及凋亡相关基
本文目的是调查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分别抽取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所需幼儿园、学校、街道办事处的全部0-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向家长发放问卷筛查表,找出可疑病例,再由儿科专科医生对其进行询问病史及体检以明确诊断.
目的:研究1~3岁幼儿隔代喂养现状,比较隔代喂养与父母喂养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其与幼儿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1~3岁幼儿2100例,由主要喂养者填写喂养行为问卷。
目的:本文就小儿脑损伤综合症的康复治疗与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损伤综合症患儿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9)和实验组(n=39),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介入治疗,其后比较两组脑损伤综合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认知及言语功能障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12月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5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12月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59例为集束化组。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例数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性。
了解肺的发育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胎儿和新生儿肺发育包括结构和功能2个方面。肺功能对新生儿的生存至关重要,研究早产儿肺功能变化对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判定疾病性质及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和药物疗效、判断疾病预后以及随访都能提供重要信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静脉输液途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观察组80例患儿采用UVC联合PICC静脉输液方式,对照组80例患儿采取PIV联合PICC静脉输液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在体重增长(g/d)、住院天数(d)、静脉穿刺费用(元)、输液外渗、置管相关感染方面的差异。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并按血培养病原菌分为革兰阴性(G-)菌组、革兰阳性(G+)菌组、真菌组,比较其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孕妇细菌性宫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对细菌性宫内感染的有效、实用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观察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自2013年1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产科所有分娩产妇。将诊断为细菌性宫内感染的病例436人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的所有非细菌性宫内感染病例172人作为对照1组;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非宫内感染病例85人作为对照2组进行分析。通过填写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