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对香青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第六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处理,对香青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适量的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香青兰的生长发育,而播期推迟会影响香青兰正常分枝开花,密度过高、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减少茎粗与分枝数,从而减少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香青兰的最佳播期为4月20日,最佳密度为8.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26400kg/hm2。
其他文献
文章中论述了攸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地区农机化发展经验,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
本文分析了邵阳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提出了政府重视和大力扶持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前提,新型、适用和质高的农业机械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政府的领导和安排下,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扎实搞好一次适宜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水田面积普查;在底子清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出适应本地区的、切实可行的,不是闭门造册造出来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规划,项目区、种粮大户、成片平整水稻生产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机大户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扶持农机专业大户为重点,以装备投入为手段,以增加农业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邵阳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通过积极培育农机大户,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全市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培植和发展农机大户,才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最行之有效的捷径和切入点。
本文深刻分析了机插秧与人工抛秧和撤播对比的优势以及目前机插秧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搞好机插秧推广的重要举措。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其制约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本文就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从晒盐场周边分离得到一株极端耐盐曲霉菌株CCHA(Aapergillua sp.),对多种抗性筛选标记均具有抗性,为研究该菌株的抗盐机制、筛选耐盐基因需要建立一个非抗性筛选标记。因此,从该菌株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了pyrG基因侧翼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CCHA进行pyrG基因敲除,以获得CCHA的pyrG缺陷株,为研究抗盐机制、筛选新的耐盐基因提供基础。
严重的盐胁迫或渗透胁迫会引起植物体内的第二胁迫——氧化胁迫的发生,甚至导致植物死亡。通过转基因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是一奈行之有效的办法,而RPS3核糖体蛋白除了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之外,还具有DNA修复、细胞发育调控和细胞分化等核糖体外功能。本研究对一株极端嗜盐曲霉的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ae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原核表达和初步的抗盐功能的研究。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一株极端嗜盐曲霉酵母表达文库,从文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的互作系统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之一,该病菌也是研究丝状致病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分子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鉴定和分析稻瘟病菌的致病相关基因,对深入了解稻瘟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寻找新的药物靶标,设计合理有效的稻瘟病菌防治策略提供实验依据。DNA插入突变是标记、
生防蜡样芽孢杆菌905(Bacillus cereus905)是本实验室从小麦体内分离获得的一株有益芽孢杆菌,温室和田阃应用结果显示.该细菌在小麦、水稻等很多作物上都表现出促生和防病效果,能在小麦根际稳定定殖.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B.cereus 905的细胞破碎液中含有大量的SOD.当sodA(Mns0D的编码基因)缺失突变后.B.cereus 905在小麦根围的定殖能力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急剧下降
目的:瘤果黑种草子颗粒的初步药效学研究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选用肾阳虚实验动物模型,初步探究黑种草子颗粒的补肾作用;使用最大耐受量方法对瘤果黑种草子原药材及其各部位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瘤果黑种草子制剂及各部位对肾阳虚小鼠游泳时间、自主活动时间、脏器指数(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初步研究中黑种草子原药材组、去油黑种草子组、黑种草子油B组、C组动物,第14天实验结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