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二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款集成化的水质流动监测系统.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系统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方法验证实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较成熟,运行稳定.其不但完全能够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而且弥补了传统人工监测和移动实验室监测时效性不足、自动化程度差和准确性较低等缺点,增强了水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其他文献
通过对比北京市四个采样点一年中4个季节的PM10与PM2.5浓度,得到了颗粒物浓度状况和地域间以及季节分布规律,并分析了PM10与PM2.5浓度比例关系.两者浓度均为冬季最高,夏秋季
本文以太湖某饮用水源地的二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潜在威胁供水安全的主要异味物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二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异味物质来源,为太湖饮用水源异味
利用MARGA ADI2010气溶胶在线组分监测结果,分析了2013年南京市草场门测点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平均值为38.23μg/m3,占PM2.5含量达49.6%,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2013年和2014年)PM2.5和PM10实时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乌鲁木齐市的PM2.5和PM10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1μg/m3和
会议
本文介绍了对两处废弃农村乡镇企业不规范铬渣堆场的污染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两处渣堆中总铬、锰、镍和铜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已对周边一定距离内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铬污
为研究厦门市PM2.5及其碳组分的组成特征及来源,于2013年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了PM2.5的采集,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表明,厦门市春季和夏季PM2.5的浓
  针对我国化工园区环境监控预警系统缺少保证其持续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的现状,本文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成效保障、定期评估、持续提升和信息公开几个方面就如
本文对河南省郑州、安阳、三门峡、信阳四个典型城市的四种大气污染物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PM2.5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日变化、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
  2013年,在厦门选择4个站点进行四个季节的PM2.5样品采集,通过分析测量PM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浓度特征,发现厦门市2013年PM2.5年均值为38.60μg/m3,冬春季浓度较高,夏
会议
介绍了3种水质应急监测中的样品编号方法及特点,即纯数字编号法、按样品类别编号法和按点位时间编号法,较好地满足了水质应急监测中对样品编号的要求,可供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