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两侧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的时空分布: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启动机制的限定

来源 :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克拉通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走滑活动和大量的岩浆作用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的三大地质事件。为了调查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沿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的中生代岩浆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和氧同位素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沿郯庐断裂走向分布的高镁埃达克岩的侵入年龄都集中在在130~134Ma之间,这种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特征表明这些高镁埃达克质岩的形成和郯庐断裂在中生代的大规模走滑活动具有明显的成因上的联系。此外,苏鲁造山带内的低镁埃达克质岩整体上稍晚于高镁埃达克质岩形成的时代以及大别造山带低镁埃达克质岩的形成时代。基于所获取的数据,认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的切穿岩石圈的走滑活动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岩石圈减薄的启动机制;断裂带大规模的走滑可能引发了断裂附近加厚下地壳局部破碎而形成一些比重比较大的下地壳碎片,这些碎片沉入较轻的软流圈和橄榄岩反应而显著提高熔体的Mg#而形成年龄稍老的高镁埃达克质岩;另外,断裂的活动也同时使苏鲁造山带下方的下地壳的重力不稳定的程度增加,进而引发苏鲁造山带的大规模的去山根过程,形成低镁埃达克质岩和一些普通花岗岩。
其他文献
钦杭成矿带(钦杭结合带)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地处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的碰抽拼贴区两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该成矿带的研究,从东段“绍兴-江山古陆对接带”的提出,到“十-行带”的发现,甚至到“钦杭结合带”的明确提出,一直存在争议;随着东北段伏川蛇绿岩和中段赣东北蛇绿岩的发现和确认,结合带北部边界基本得到确认成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云开地区、钦防地区和六万大山一带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George H Davis和Peter Coney首次将广泛分布于北美西部科迪勒拉造山带中一套独特的伸展构造和岩石组合定义为变质核杂岩之后,经过Crittenden,Coney以及Seyfert等人更为深入的研究,掀起了全世界对于这一独特的伸展构造的研究热潮,并将其定义为:变质核杂岩一般是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的由强烈变形变质的岩石组成的孤立隆起,有岩体侵入其中,或者被远比核部
系统分析了广西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点,并对比论述了大厂矿田3个矿带的成矿特征,总结了泥盆系地层的有利成矿条件。
本文通过对李坝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花岗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李坝金矿床的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
作为少数产出于西秦岭造山带中的温泉钼矿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明显不同于东秦岭燕山期的钼成矿事件,因此对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的系统综合研究,成为揭示东、西秦岭钼矿床和成矿岩体产出的构造环境差异以及全面认识东、西秦岭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异同的关键。同时对揭示印支期成矿对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事件的响应,以及认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在前人对该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胶东地区的金成矿作用是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后,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快速俯冲,引起郯庐断裂大规模走形走滑,进而导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拆沉而减薄。胶东金矿床就是在这种大地构造背景中形成的。通过对胶东西部大泽山花岗岩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得到120Ma的成岩年龄,与胶东地区120Ma左右大规模金矿床事件的年龄很好的吻合。因此,通过该岩体的地球化学成分判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可以较好的反
野外地质考察在柴北缘胜利口地区发现基性麻粒岩中发育浅色脉体,为了更好的解释流体在这些高压-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过程中的活动性,本文重点对该地区的基性麻粒岩及其浅色脉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定年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与钨锡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以及石英脉型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等进行分析,探讨白干湖钨锡矿床的岩浆-流体活动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与成矿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的钨锡找矿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 C-O-H-bearing fluid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racing the growth and evolution, the elements diffusion and enrichment, and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inerals in the subduction zones. During the
会议
为了探索金红石地球化学在源区研究中的意义,调查和直接比较沉积物和它们的源区在微量元素上的特征,我们对采自大别山超高压岩地区不同水系沉积物中的175颗金红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激光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并与来自同一地区超高压岩石中的金红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碎屑金红石地球化学是一个强有力的研究源区微量元素特征的工具。结合金红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统计意义上,我们可以计算出源区不同岩性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