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体育教学价值观的研究

来源 :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体育教学价值观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观的反思与批判,再根据现代社会及个体发展对体育教学需求的特性,重建了核心理念为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意识与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的新的体育教学价值观。并通过拓展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体育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等途径,真正实现由教书为本,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体育教学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与实现。
其他文献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青少年阶段是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面临着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双重任务,身体自我是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因此对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在青少年阶段有着特殊的意义.目前国外对身体自我的研究日益增多,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型和测量工具,然而国内对此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特别是在锻炼心理学领域,对于中学生身体自
在运动心理学中,心理唤醒及其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家和实践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1897年,特普莱特(Norman Triplett)关于他人在场对自行车选手运动成绩影响的社会促进效应研究,就涉及到心理唤醒问题.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格里菲斯(Coleman Griffith)也曾论及到心理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问题.在当今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著作中也大都包括有关于心理唤醒的内容.本文介绍运
自从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的概念以来,心理学界开始日益关注对群体动力的研究,使运动队的群体凝聚力问题,逐渐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往研究所涉及运动队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凝聚力变化的重要因素等内容,简要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专家访谈法及观察法等,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付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1)名次前列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上差异不显著,且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2)名次前列运动员较多采用进攻任务的应付方式,而名次后列者则多采用回避
本研究依据社会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交换理论、平衡理论、George Humans的理论和从众理论探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内部成因,认为大众体育需求的增长与目的取向的多元化是组织形成的内部动因;希图通过有组织的体育健身形式获取更大的"回报"是组织形成的直接动机;共同的体育态度与价值观是组织形的纽带;活动、交往、感情是组织形的要素;从众心理是组织形成的心理特征.
本文以48名在校高水平男女篮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TAI量表测量焦虑特质,采用比浊法测量免疫球蛋白含量,分析不同焦虑特质的篮球运动员在心理应激后的免疫应答.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后,高特质焦虑组IgM高于低特质焦虑组,而高状态焦虑组IgA含量明显低于低焦虑组,说明高焦虑组的运动员免疫抑制表现更为明显.
使用攻击者与被攻击者图片和竞赛情境(拳击竞赛、篮球竞赛、体操竞赛)的录象片段为实验材料,抽取大学生运动员90名,采用3(竞赛情境刺激)2(性别)2(偏好攻击者、偏好被攻击者)混合方差设计,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特征.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都具有较强的内隐攻击性;在篮球竞赛、体育舞蹈竞赛启动下女性内隐攻击性强于男性内隐攻击性,在拳击竞赛启动下男女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但男性有强于女性的趋势
我国运动员长期生活在运动队中,从小就参加运动队训练,,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他们拼搏进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教育、工作、家庭以及其他兴趣爱好的代价.然而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即使个别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保持的时间相对长些,但退役是每个运动员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退役后的运动员何去何从呢?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出路是由组织给予安排的,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有良好的就业条件.当前,随着改革
运用运动状态-特质焦虑自陈量表STAI(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对12名(男7人,女5人)参加2004年国际马联世界盛装舞步挑战赛的我国盛装舞步骑手进行了赛前焦虑的测试,发现骑手赛前焦虑水平男性要高于女性,训练年限和项目差异不明显,不同运动项目的成绩与赛前焦虑水平的关系不同.
本研究旨在遵循素质教育思想,通过训练理论与实践课作为切入点,把学生培养成有信念、善学习、强能力、精技术、爱创新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人才作为本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探索能达此目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教育质量,造就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休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