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接替资源之一.目前,我国在海域天然气的勘探及试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相对滞后.为了进一步研究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勘探方法,2016年在羌塘盆地吐错地区部署了二维地震勘探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在该区域开展的低频可控震源激发试验,以及适宜于冻土区的静校正方法,通过对试验资料的详细分析,明确了适宜于该区域的施工参数,为以后羌塘盆地的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SEM、XRF、包裹体测温等,结合古、现代碱湖调研,深入分析玛湖凹陷风城组地质背景,探讨碱湖岩相特征及其成因:识别出五大类岩相类型,钠碳酸盐为碱湖背景下标志性矿物;确认风城组时期为干旱闭塞湖盆,碱湖形成经历盐碱度升高、钙镁碳酸盐析出、钠碳酸盐沉淀三个阶段;总结出四种岩相组合类型,烃源岩形成促进了碱性矿物沉淀,火山喷发促进了烃源岩形成与碱性蒸发岩析出.
冀东油田明化镇组NmⅢ12-1小层井网分布不均,但地震资料品质较好.为此,对该小层进行井震结合砂体构型表征,建立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正演概念模型,利用地震沿层切片属性、反演等地震资料及测井砂体特征,可有效提高单一河道边界及点砂坝砂体识别精度.采用"模式拟合"对点砂坝及其内部构型进行表征,利用水平井及动态资料验证构型解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提出曲流河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青一段Ⅲ和Ⅳ砂组及青二段Ⅳ砂组外前缘剩余储量规模潜力大,通过精细研究各砂组的沉积展布特征,明确小层级薄砂层的分布规律,优选出青一段Ⅲ砂组为主力目的层,发育岩性油藏,具有连片成藏的特征.通过油藏主控因素分析,明确外前缘有利甜点分布规律.纵向对比各套油层叠置关系,将外前缘划分为Ⅰ类(主力油层突出区)、Ⅱ类(多油层叠加区)、Ⅲ类(外围薄层区)三种类型,并攻关各类咨源.
在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由于含油气性、物性等相关单项资料的局限性,每项资料对解释所做的贡献不同,如何将多种资料有效结合并进行综合应用是有效解释评价的基础,传统的单一参数已不能满足油气层精细解释评价的需求,数学统计方法成为多参数综合分析的必要手段.通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权系数,求取产能指数,建立图版,将多种录井技术结合应用,进而对储集层产能进行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文安斜坡,避免了常规解释评价中的多解
HM凹陷YZJ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埋深大,岩性、物性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应用传统的叠后油气检测方法进行含油性识别的精度低,可靠性差.针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提出了储层含油性叠前综合预测方法,即根据该区实际地质情况,优选岩石骨架混合方法,建立合理的岩石物理模型,估算井的横波速度;通过岩石物理分析,筛选出对该区致密砂岩油藏敏感的弹性参数组合(纵横波速比和纵波阻抗),并确定区分油水层的门槛值;依据
实际地球介质更接近黏弹性介质,地震波在其中传播会产生纵波和横波,所以用常规的黏弹性波动方程进行波场数值模拟时,只能得到纵横波耦合的混合波场,而一般的亥姆霍兹分解会导致振幅和相位的畸变.本文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推导了黏弹性介质中纵横波分离的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分离的正确性.该方程既含混合波场变量,也含纯纵波和纯横波波场变量,采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对该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在得到
富油凹陷向斜区具有复杂的油水分布特征,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油水难控"的难题.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向斜区葡萄花油层为例,利用成熟开发区翔实的静态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系统研究了向斜区已发现的油藏类型、油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向斜区油水分布受控于由局部构造和单砂体组成的单一圈闭,单一圈闭的聚油模式及其叠加样式控制了向斜区的油气成藏与油水分布,垂向多层、平面多支的单砂体和复杂的局部构造及二者之
原油性质判断是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而原油密度是原油性质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以岩石热解分析参数为重点,通过理论研究、基础实验,建立了原油密度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饶阳凹陷2001-2015年已试油井壁心、岩心的岩石热解分析数据统计,建立了原油密度定量评价计算公式,为提高储层原油性质综合认识,试油及开发措施、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鉴于致密油储层全孔-喉半径曲线构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有效方法及应用困难等实际,本文紧密着眼致密油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通过采集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地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岩石样品,联合致密油储层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场发射SEM高精度成像、能谱元素分析、高分辨率图像精细处理、孔-喉高效分割、孔-喉无因次频数计算、大数统计等多项技术手段,提出一种致密油储层全孔-喉半径曲线构建的新思路,并对鄂尔多斯
海上油田(渤海油田为例)稠油油藏具有密度大、黏度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且易出砂等特点,使得原油不能从地层流入井筒;即使原油能够流到井底,在井筒流动期间,由于热损失过快或地层能量不足,原油无法到达地面,导致测试作业失败.砾石充填防砂、全井筒保温与螺杆泵加热泵抽(或多元热流体热采)的组合技术,实现了一趟管柱解决地层出砂、负压射孔、APR测试、流动保障及泵抽排液等工艺.经过几年不断的现场实践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