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初诊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MC)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47例初治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患者均接受了CHOP或CHOP-like方案化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AMC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4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初诊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MC)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47例初治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患者均接受了CHOP或CHOP-like方案化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AMC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AI)、体能状态评分(ECOG)、结外病变(ENSs)、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骨髓浸润状态、EBV-DNA水平及临床疗效等.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界定出AMC最佳分界值,并进一步分析AMC对AITL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SPSS20.0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QHHZ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生长和增殖、诱导其凋亡和自噬的生物效应.以蛋白芯片实验结果为线索,验证QHHZ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控人HSC细胞株(LX-2)凋亡和自噬,揭示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QHHZ、凋亡抑制剂Z-VAD-FMK、自噬诱导剂Rapamycin、自噬抑制剂CQ和3-MA温育LX-2,以CCK-8方法检测LX-2增殖率,倒置相差显微镜
目的:观察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年-2010年75例慢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照先后顺序以2∶1的比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复方甘草酸苷类药物,静滴,1次/日;(2)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静滴,1次/日;(3)注射用促肝细胞生
背景: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是研究肝纤维的经典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与人类肝纤维化发生相类似。普遍观点认为,化学刺激导致肝细胞的损伤,是诱导肝纤维化发生的直接原因,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糖脂代谢异常是脂肪性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糖脂代谢紊乱是否也在DMN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中出现,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相结合方式,研究糖脂代谢异常与DMN诱导肝纤维化之间关系
中药毒性 老生常谈东汉《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典籍,记载365种药物:上品120种,多为补益无毒,可长服久服.中品120中,补虚,无毒或小毒,斟酌使用.下品125种,多为有度,专治大病,不可多服久服.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浅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6月~2014年6月,采用低浓度平阳霉素(0.5mg/ml)及常规浓度平阳霉素(2mg/ml)分别治疗体表单发、局限性海绵状静脉畸形各232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建立患者标准化数据收集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大小、病史专科检查、注射药量,治疗次数、临床反应、副作用以及随访.常规消毒后,4号半针头从距病变边缘0
目的:探讨单切口微创重睑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2年10月以来共49例(98眼)17-30岁单睑女性患者,于重睑线中段行单点微创小切口,经此切口去除肥厚的眼轮匝肌和多余的眶隔脂肪,将切口边缘皮肤缝合于睑板前筋膜上,最后在重睑两侧分别行压线法缝合一针,6-7天拆线。结果:49例(98眼)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1-2月内消肿,重睑线形成持久、自然,且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目的]探析蒙古族实施整形美容手术的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龚耀光修正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手术病人进行测试.根据窦氏理论标准T(≥)38.5,或T≤61.5为常态(其中PNL≤61.5,而E(≥)38.5),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手术次数等调查项目,随机抽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我科来诊并实施手术的女性患者,共95名进行调查,并进行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P项
目的:介绍积雪苷片在隆乳术应对包膜挛缩中的应用。方法:对111例19-57岁假体隆胸患者加术后口服积雪苷片的疗效观察。结果:106例均效果满意,4例患者基本满意,1例于半年后一侧行二次包膜松解,医患均满意。结论:按摩手法加药物配合治疗可获得较高满意度。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学研究,阐明手部的解剖特点;并根据数字解剖理论,介绍运用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以期较系统的反映手部的立体模式,为手部损伤患者提供临床修复重建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常规解剖学技术进行新鲜手部标本的乳胶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经过显微解剖观察、血管铸型等,以阐明手部的血管神经分布;并将30例临床手部损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1),进行手部的图像采集,将获得的二维图像利用USB端口输入微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以来,选取24例鼻翼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5cm ×0.8cm~1.2cm×1.5cm,均为单侧缺损,根据鼻翼缺损大小,切取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于缺损区,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24例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瓣均成活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无继发畸形,患者对总体比较满意.结论:对于鼻翼缺损在1.5cm以下中小面积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