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数码涡旋压缩机技术

来源 :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码涡旋压缩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技术,并指出喷气增焓数码涡旋压缩机在北方低温热泵中的应用。其次,就数码多联机与直流变频多联机在系统能效,冬季制热,系统可靠性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了数码涡旋压缩机技术的优越性能。最后,就下一代数码涡旋压缩机开发所应关注的满负荷性能,部分负荷性能,压缩机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展示出数码涡旋技术在未来的商用多联机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针对大型污水处理厂同步脱氮除磷间的矛盾和低温条件下运行不佳的问题,本文通过一年时间对北京市清河(200 000m3/d)和酒仙桥(200 000m3/d)两座大规模污水厂脱氮除磷工艺参数的研究和调控,分析2006年1-12月份的运行数据,分析总结提高污水厂脱氮除磷水平的控制参数。重点研究大型污水处理厂在低温条件下的优化运行方法和关键控制因子,并从水相和污泥相两方面分别进行考察及验证。本论文的研究工
本研究利用回分批次式(Sequential Batch Reactor,SBR)反应程序,进料不同产业废水厂污泥,以两相式於35℃下探讨废弃污泥中的有机物厌氧消化之产气效率。实验第一部分为低浓度污泥来自生活污水厂,控制进流污泥浓度TS=1%,进行三试程HRT分别为32、40及48小时;第二部分为取污水厂、食品厂、面粉厂、啤酒厂污泥,控制进流污泥浓度TS=2%。由实验结果得知,低浓度污泥pH介於6-
本文介绍了纳米科学技术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纳米颗粒的润滑机理。选用一种纳米材料应用在旋转式制冷压缩机中,通过样机测试以及1000小时寿命实验验证其应用效果,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量产压缩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改善摩擦,提升性能。
通过对空调器室外机结构分析,确定了压缩机—配管系统的动力学拓扑结构及部件之间的关联约束。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压缩机一配管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以可靠性为约束,以最大限度节约配管材料成本为优化目标,对配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合产品开发实践,在提高配管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动力优化设计实现配管降成本目标,仿真分析相关结论与样机实验情况吻合,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高能效变频空调器目前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精度取决于控制器、传感器及控制模式的精确性,没有自适应调节功能。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变频空调器,使用新型双向热力膨胀阀,无需电控元件,可根据回气过热度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经与电子膨胀阀进行实验对比,其整机性能达到甚至优于电子膨胀阀,从设计上进行分析,该部件拥有全部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而且具有自适应调节、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等优点,该新型
热泵热水机组因其具有较好的节能前景,日益受到热水器市场关注,本文在制冷剂R744与R22的热物性的对比基础上,对以R744为工质和以R22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从理论热力学循环,机组系统部件及结构、除霜控制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对以R744为工质和以R22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样机在GB/T21362—2008的名义工况下进行了测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R744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COP比以R22为工质
本文主要研究了系统中各部件对系统的影响,设计了新型的热边界层中断换热器。并通过CO2跨临界循环系统试验平台实验分析确定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优化系统、提高性能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了提出该文主题的历史背景,在概述全球环境问题科学背景基础上指出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任务,着重论述了发展中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淘汰、替代HCFC-22的技术出路,并分析了三条出路的利弊、优缺点与所存在的问题。对开展研发低GWP值的不饱和氟化烯烃制冷剂及其空调制冷产品提出了具体建议。最后还对正在编制中的行业HCFCs逐步淘汰与管理计划提出了三点意见。
针对冶金等高温、高湿环境空气调节的需要,采用R22/R142b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对HLD一45B高温空调的R12进行工质替代,通过配比调试和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标准工况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基本相当,T3工况空调制冷量和EER同比均增高10%,T3工况和60℃高温工况的制冷呈相对标准空调工况衰减不足10%,对应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均有一定幅度下降,空调的高温运行特性改善明显:2)60℃高温运
碳氢化合物(HCs)作为氯氟烃类(CFCs)、氢氯氟烃类(HCFCs)的替代制冷剂,以其优良的环保和热力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制冷系统如房间空调器、电冰箱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在小型制冷装置上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另外,针对碳氢化合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对其与制冷系统材料兼容性、与润滑油相容性,以及可燃性问题进行了着重阐述,并展望了碳氢化合物制冷装置的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