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与中华文化--中美华人基督徒身份认同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与中华文化的碰撞出现在两个场景中:一是基督教传入中国,二是华人进入美国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国家接受基督教。在中国的场景中,中华文化是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是亚文化;在美国的场景中,基督教文化是主流文化,中华文化是亚文化。基督教传入中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美国,华人基督教会已经成为美国华人的主要宗教组织。那么,有着中华文化背景的华人基督徒,如何对待基督教与中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又是如何建构自己的华人基督徒身份的?本文尝试比较了身处不同场景的华人基督徒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以及其华人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异同。
其他文献
“自来论明文者多贬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接受现象。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迄今为止仍然是尴尬的,自其产生以来,明文的接受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被误读、被遮蔽的历史。有明一代,派别林立,观念纷争,彼此攻诘,是非滋生,结果各派俱伤,使明文整体形象大大遭损。进入清代,经世致用、明道尚醇、崇学重质等审美倾向使文学朝着功利、实用、经学化、学术化方向走得很远。明文在遭受清代文学思潮反拨和回流的境况下,历近三百
明代八股文在化治间定型并达于极盛,出现了王鏊等代表性作家,形成了裁对整齐,气象阔大的语体风格,被誉为治世之音。正嘉间唐顺之、归有光等倡导“以古文为时文”,其语体风格体现为语兼骈散,纯雅通畅。隆万以迄启祯,是明代八股文逐渐走向衰败的阶段,其语体大体上保持着骈散结合的特征,但拼凑镶嵌,使用格套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风格上已经偏离了纯雅通畅,呈现出细密平弱、软媚甜熟的特点。
集选文出现在清代,是集句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可知见的集选文主要是以文集的形式存在,共有三种,分别是《选楼集句》、《集其清英集》、《玉塘集选》。工巧灵活、整散结合是它们突出的特点。集选文的出现,与清代文选学的繁荣密切相关。
清代以前的骈文文论基本上是辞章之论,到了清代才从骈散合一中开始跳出传统的骈散对立,寻求调和。而气韵说正是骈散合一说的理论支柱。朱一新的“潜气内转”说是近代散文理论的重要思想,源自于韩愈的“气盛言宜”说,但从《无邪堂答问》的整体文章来看,是他重气节尚个性的人品思想和崇尚创新的文品的体现。
第29届北京奥运吉祥物的遴选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龙福娃"意外落选。龙形象因中西文化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考虑到奥运会是友谊的盛会,所以内敛含蓄追求整体和谐统一的中国人对"龙福娃"的淘汰表现出宽容和理解。而追求个性自主独立的美国人却让以极具霸气和攻击性的秃鹰为蓝本的卡通形象Sam做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吉祥物。中国是以内陆为主的的农耕文化和大陆文化。靠天收的人们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兴云布雨、
以垮掉派身份闻名于中国的当代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还是美国佛教的提倡者和推动者,美国生态区域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早年的生活经历深刻影响了他思想的形成:出生并成长于美国西部农场,亲密接触大自然;受亲友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熏陶;大学期间对印第安文化的研究和随后对佛教的持续热情与修习,使得他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深刻。本文选取他生态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生态区域主义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诗歌和散文探索他生态区域主义思想与佛教的
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获得纽约剧评奖和普利策奖的经典力作《推销员之死》于1983年5月首次来到中国,由英若诚翻译并主演,阿瑟·米勒本人执导,北京人艺排练并公演。作为"文革"后第一部上演的外国剧作,《推销员之死》这部心理现实主义的剧作从排练之日起就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初百废待兴的中国与对中国了解甚少的美国以一部话剧为契机而展开的文化交流。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由于国情不同而引起的理解障碍,但由于《推销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类生存的世界已经浓缩为"地球村",分布在村落不同区域的国家、民族及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接触或交流,其频率超过了过去任何时候。他们之间因之产生的并存与依赖关系,其紧密程度也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在此过程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随着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已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成员所认可。在意识形态领域,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经济上倡导互惠互利,政治上力求相互理解
在过去,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政体,使中美在对公众演说的态度上分歧很大。中国的先哲圣人都对言说不太看好。从《诗经·大雅·文王》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到孔子的"天何言哉?""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等,均对缄默加以推崇。尽管这不能表明中国古代不曾有过以言辞赢天下的民主时代,但是即使这样的时代在中国存在过,也不曾像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留下来相对多的鸿论。这使得中国历来对言说的意义认识不足。此外"一元化"领导的基
当代科学能够准确地描述鱼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但可能还难以告诉我们鱼的心理状态,包括它们的快乐与痛苦,而古今中美的文学对此却不乏洞悉者。本文从中国家喻户晓的庄子知鱼乐的古代故事出发,再比较、分析美国当代杰出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写鱼苦的经典诗作,以讨论文学如何用其特殊的视角帮助我们感知自然、关注生态。这种视角的特殊性可以用直觉、移情、想象等突破了实证主义认识论传统的普通概念来解释,也可以借巴赫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