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系统建设方式面临的抉策

来源 :二〇〇七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用系统建设方式选型的三种方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三种选型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系统建设方式抉策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出了如何抉策的观点.希望能给电力企业应用系统建设方式抉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湖北电网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应用系统,它覆盖全省,涉及数十个单位,总用户数目前已经达到2500人,这样一个庞大应用系统在全国电力系统中也是罕见的,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面对大型复杂项目,现代高效的项目管理是软件质量的保证.生产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组在学习中前进,通过4年的开发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型软件项目控制与管理方式,在此总结共享.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基本国策,为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公司,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提出了"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宏伟目标,把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并以实施SG186工程来实现新时期公司信息化战略.信息专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是SG186工程人才队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一支能打硬帐的信息技术队伍,必须解决信息专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时俱进,研究
变电站巡检是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借助标签识别及其他信息化技术研发的变电巡检产品可以有效保证变电站巡检的质量.通过技术分析和与其他标签识别技术进行对比,发现利用RFID射频标签是变电站巡检中最理想可靠的到位监督手段.随着变电巡检产品的广泛应用,高容量、智能化、功能多元化将成为该类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文针对通用图形平台中的库与连接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完成了图元类库的架构以解决库层次的需求,表示出连接关系,并以算法的形式列出连接关系图形模型的编辑处理过程.实践证明,本方法所实现的平台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图形分析集成环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两种道路的特点和方法,结合企业实际信息化经验从具体到一般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信息化道路选择的依据和原则,得出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可以两种道路相结合的结论.
互联网的普及给电厂局域网的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将常用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从实战的角度作了介绍和探讨,对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本文简单介绍了沙角A电厂从国外引进的Q4 Safety设备维修安全管理系统;阐述了Q4 Safety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及系统的实施过程、所取得的效果、对系统所作的完善和改进.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电力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CMIS的开发与应用经验.简述了现代企业对"管理系统"的需求,从开发必须具备的条件、系统定位与开发方式、系统结构与功能,到可实用化的标志、推广应用的保证、应用环境与配置要求、应用现状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CMIS的成功开发应用实践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工作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国家"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全国电力系统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如何使我们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为电力系统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EAM在电力企业的应用与过去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一下粗略的比较.或许对我们的生产系统建设有所帮助.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信息孤岛"和诸如账号管理混乱、权限管理分散、信息审计乏力等安全问题,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了一个将账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审计管理融为一体的平台化解决方案(4A管理解决方案),实现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促进业务集成,整合已建应用,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开发成本,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和信息系统管理相关的安全问题;为各级电力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