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建设

来源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博物馆可以调整门票和开放政策,提升硬件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人为本,融入服务理念,既要把它打造成传承文明的殿堂,更要把它建成百姓文化休闲生活的向往场所,并且针对不同受众开发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郑重承诺建立高效的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对文化遗产开展监测工作,这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各缔约
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它涉及许多学科和应用技术.目前我国关于文物修复问题较多,其中最突出问题是修复原则和标准没有统一,还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综合目前流行修复理念主要坚
本文以"法老·王"为例,探讨博物馆展览宣传与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为推动展览宣传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举办原创性高品质展览是衡量博物馆发展活力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动力
会议
博物馆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博物馆的角色与重心从收藏展示转而变为重视教育的目的及理念的重要体现.博物馆需要提供给"小观众"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结合各种不同种类
会议
本文以南通博物苑依托特色资源开展的"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活动为例,对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项目开发与实践做进一步探讨.
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因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较而言,博物馆非社教领域因文博工作的专业性,显得缺乏与公众的交流.本文试通过分析仪征博物馆文
博物馆是公众熟知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那里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有很多适合于各类人群参与的活动,所以很多人把博物馆当成了休闲的场所,逢年过节总要过去感受一下不
会议
本文以茅山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探讨新常态下,如何在充分保护和发掘茅山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遵循旅游发展规律,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做优做强红色旅游相关产业,实现
分析了“互联网+”条件下的文物安全形势,认为在智能化安防体系下,过分依赖智能化安防,工作人员思想麻痹,安防智能化重建设、轻维护,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缺乏安防智能化方面的专业人
本文从博物馆风险管理的概念、博物馆运用风险管理这一管理学科的重要意义和风险管理的运用程序三个方面切入,旨在运用风险管理职能对博物馆建筑、文物、外部环境和人的活动